English
简体中文 English
To provide you with one-stop management consulting services
十五年文集
首页 - 纵横观点 - 纵横文集 - 十五年文集
  • 感受纵横 19/10.2011
    来纵横6年,见证纵横的发展,感受纵横的变化,值此15周年之际,回顾在纵横的日子,感受颇多。咨询生活:来到纵横,听到对咨询工作描述最多的是:咨询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在随后的日子,确实感同身受。有大部分同事,在选择咨询工作之前,也从事非咨询的工作,我自己原来在一个行政事业单位,过着早九晚五,二点一线,相对舒适稳定的生活,由于内心的不安份,进入了管理咨询行业。经过这些年的体会,咨询工作完全不同以往的工作,它面对企业高层,给你挑战和学习成长机会;它工作地点不稳定,让人漂浮不定;它工作节奏快,压力大,企业难题要项目组短期内给出信服的解决方案;纵横驻场式办公,让你远离家人,而探亲机制,又感受组织关怀;面对客户对方案的评价,既让你倍感压力和焦虑,又让你感受尊重和喜悦;原来稳定、安逸、平淡的工作和生活,变得既有漂泊、挑战、压力,也有尊重、快乐、成就感;当工作地点和家庭长时间不在同一个城市时,你会从最初的新奇、不习惯,变成习以为常,逐渐适应,最后会让自己习惯咨询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让家人、朋友也习惯你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直至你要学会去享受这种咨询生活。确实咨询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当你习惯了,就要学会去享受;当你想改变,也得明白那是要改变你的生活。同成长:纵横是一个共同成长的平台。合伙人打单时,双方都会说要成为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和企业共同成长。在纵横的日子,真切的感受到这种成长其实是发生在顾问、企业、纵横三者之间,对一个成功的咨询项目,顾问通过帮企业咨询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自身得到学习和快速提升,这也为啥存在后MBA的说法;企业管理问题得到解决、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北大纵横规模得到扩展、业绩得到增长、品牌得以提升。做过的多个客户企业发展迅速,如:濮耐股份、西仪股份等先后上市,项目成员成长为咨询专家、纵横合伙人,北大纵横也在帮助中国企业成长的同时实现着自己的组织目标。顾问、企业、纵横三者同呼吸、共成长。纵横的机制弹性工作制:这是吸引员工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北大纵横的核心竞争力,是北大纵横区别于其他咨询公司、咨询工作区别于很多非咨询工作的重要特征;顾问下项目后可以不用坐班,这给了顾问轻松自由的空间,虽然公司在对顾问的自由与约束、成本与贡献中想了很多辙去实现淡旺季的平衡,使弹性工作制的弹性出现强弱变化,但弹性工作制还是北大纵横不应抛弃的法宝。双向选择:上项目的双向选择机制是纵横内部实现公平竞争的基础,是北大纵横项目运作的重要机制,既解决了合伙人(项目)和顾问间相互自由选择的问题,同时也能实现优胜劣汰,从内部机制上促进了纵横的规模化发展。纵横的财年:纵横以6个月为一个核算财年,缩短了组织自省的周期,内在的加速了组织调整机制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无形中形成一种尝试变革和纠错机制。但要尽量避免产生副作用,而将调整变成常态,将纠错变成追溯。纵横是有生命的组织:2004年来纵横至今,见证公司的成长,公司经历第三次、第四次创业,公司人员规模、业绩、品牌影响得以持续扩展,员工从100多人到如今的500多人,运营中心从一个扩展成五个,业绩从几千万到上亿,北大纵横确定了国内咨询公司第一品牌地位。内部组织体系也不断完善,由综合性咨询中心细化为专业咨询中心和行业咨询中心,突出自身专长和满足客户深度需求;建立合伙人、顾问、营销三大团队,给员工不同发展通道,也更好的支撑公司发展;内部管理机制在创新中也不断优化完善,实现网络化办公、进行精细化管理、形成集体决策的机制。纵横是个有生命的组织,形成了北大纵横独特的成长基因,正成为中国管理咨询业的先行者和领导者,为快速发展的中国管理咨询业树立成功的组织模式。纵横以立志成为一个伟大的组织为目标,在稳步成长,践行自己的诺言。纵横的文化纵横组织目标:像家庭一样温暖人,像学校一样培养人,像军队一样要求人。这其实是对创建纵横式的咨询生活方式的很好诠释,决心将工作、学习、生活融为一体,构建人本关怀、稳步成长、持续发展的先进组织。项目组及项目组文化:项目组为完成共同的目标,自发的需要团队合作精神,互助、合作、共分担,服务客户,树纵横品牌。在几个月里同呼吸、共患难,共同面对挑战、分享荣誉。项目组,是纵横组织生命的根基,项目组的文化,是纵横文化的源泉。在公司大家都深有感受的是,很多同事是一年见不到几次面,尽管公司创造了很多让大家交流认识的机会,但在纵横最熟悉和难忘的还是项目团队成员,并肩战斗生活过的兄弟姊妹。纵横价值观:合作、敬业、创新、诚信、专长,纵横的价值观在纵横的项目组文化中体现最全面,同时也早以耕植于个人的言行中。纵横的未来经过十五年的发展,北大纵横已确定了国内管理咨询第一品牌的地位,未来,依托北大纵横形成的特有成长基因,依靠优秀的团队和运作机制,必将一步步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成为国际化、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型管理咨询机构。在这个团队里,也必然有着中国未来管理大师的身影。纵横是个有生命力的组织,有人进来,有人离去;纵横是个在不断创造光荣和实现梦想的组织,不管是在纵横的人和离开纵横的人,都会珍惜和纵横共同成长的时光,为纵横的过去、现在而骄傲,为纵横的未来祝福。
  • 纵横驰骋十五年 19/10.2011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十五年对一个人来说,应该是即将度过懵懂的孩童期,开始人生美好的青春年华。十五年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否已奠定其在行业内的牢固地位,引领行业发展,成为最受尊重的大型咨询公司?我想这如同对于一个十五岁的青少年来说,有相同的结论。此时下定论还为时尚早。但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古话也不是不无道理。上述两句话看似矛盾,实则不然,难下定论就是结论。纵横七八岁时,我加入了纵横这个大家庭。可以说,这是纵横第二次创业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纵横的舞台越来越大,舞台上上演了多少悲、喜剧。导演和制片、演员们都倾情演出才换来今日纵横在业界的地位。在这个舞台上演出七八年来,虽然我也曾上演过个别项目的悲剧,至今刻骨铭心。但悲剧也有悲剧的美,正是这场演出对于我未来的成长奠定更好的发展基础。悲剧演出锻炼演技之后,更扩展了我发展的视野。如今,这个舞台越来越大,演出将更加精彩。而未来的十年对纵横这个十五岁的青少年来说,也是奠定它美好未来的关键。回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感谢多于抱怨!感谢那些走了和依然留在纵横的同事,大家一起在这样的舞台上创造自己的一部分人生戏剧。 专业精神和团队协作依然是我的梦二十天以前,缘于为银监会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监督体系课题,我有幸去世界顶级投资银行——高盛公司在北京的分部做一些调研,在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专业和团队协作已深深地印在了他们每个员工的心里,是他们优秀的显著标记。 调研中,我的脑海中不断浮现的是,同样作为中介服务机构,我们服务的核心是什么?什么是我们的客户最需要的?咨询作为大部分人还不知道干什么的行业聚集了很多的高端人才,公司的咨询顾问几乎全部是MBA或硕士以上受过良好中国教育的精英。03年进入咨询行业时,一直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感到自豪。从自身对咨询的理解看,我们是企业“医生”,是专业人士。专业是我们的命脉,是我们在客户面前维持自信和自尊的根。每当一个阶段汇报完毕,我希望得到的不是说“辛苦了”、“有价值”。“你们很专业”是对我们项目组最高的奖赏。也是我在项目中遇到问题苦苦思索、煎熬时,上百次的发誓下次再也不做咨询项目了,赶快转行,另寻他途时的抚慰。作为一个项目组,在两至三个月内,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任何个人的力量在客户需要解决的问题面前都显得是如此的单薄,团队成员同甘共苦,大家相互争论、相互鼓励、相互提携。同吃、同住同劳动,结下的深厚友谊和兄弟姐妹般的情谊也是值得留恋和怀念的。追求梦想依然是我努力的方向!
  • 对 “纵横四贵”的感谢信 & “纵横四贵”白描———感谢四位大佬,对我一直的帮助 19/10.2011
    纵横四贵,说的是在北大纵横,对我而言的四位“贵人”,他们是宝山、马顺、刘宏伟和杨振燕(按结识时间顺序排名,呵呵),他们在我成长于纵横的岁月里,对我的帮助提携之大,每当我宁静回想,不禁产生深深的感恩情愫………值纵横十五周年庆之际,借这次征文的机会,感谢四位大佬!你们老牛逼了!我特别谢谢你们!我也特别喜欢你们! 宝山---给我第一个机会的人,感谢宝总!进纵横对我来说,当初有些小故事,过程不是那么顺利,进来以后,也经历了一小段不能适应的时间,因为初进纵横是没有直接上级来管你的,让人有些彷徨,我进来后姿态放低,每每碰到老顾问,张口闭口就是请大哥多教教我,当时有一位叫金波的老顾问,笑呵呵的回答我:在纵横都是自我学习,当时这回答让我觉得更是如鲠在喉,心里倍感不安。这里还有个小笑话:我进纵横之前,觉得自己面相年轻,为了在外形上加分,平生第一次去花了两百块大洋烫了个成熟的发型,结果进纵横后坐了差不多两个月的冷板凳,后来那发型的样子在我真正去做第一个项目的时候,已然变得不那么明显了,呵呵。渲染这一段,其实描写的是当时那“迷离”、“不安”的心情写照。因此这样的背景也使得第一个机会对我来说弥足珍贵。我记得第一次见宝总是他来上海,到了周国来总的办公室,两人相见寒暄,笑声连连,尤其宝总爽朗的笑声,具有十足的穿透力。我坐着隔了一面墙,当时并不知道此人是谁,但是我不知为何,嗖的坐起,冲到前台,到了一杯水,屁颠地冲到周总办公室,为宝总送上茶水。周总一向豪爽的风格,顺水做了一个介绍:“这是宝总”。一听说“总”!我更是汗毛竖起,立马笑容可掬,小小自我介绍了一下,礼貌地说了一声不打搅,就出来了。人是出来了,但是心没有出来,竖起耳朵听着两位大佬的谈话,听出来宝总此行是要去见一个客户,记得叫良信电器,等宝总一出来,我立马迎了上去:“宝总,能带我去么?”宝总未作思考:“好!”,就这样,我一不小心就认识了后来我发现很牛逼的宝总。我的第一个项目是宝总的----杭州秋水伊人,这个项目、这个客户后来对我的职业生涯影响之大,也是我始料未及的。之后宝总到我们项目上指导过几次,每次接触,都觉得宝总真是牛!懂得多、口才好!思想的深度、广度让人佩服不已!现在想想,其实那是宝总的气场!那叫影响力!后来还十分有幸被他信任邀请去深圳见一个客户,那次我又亲身感受了宝总影响力的实战魅力!至今,我也认为宝总的影响力是大多数人都无法企及的。 马顺---教会我做真正的咨询,感谢马哥!在北大纵横的第一个秋水伊人项目就是和马哥一起合作的,和他合作第一个项目的时候,我期待续单的第二次合作,在做续单项目的时候,我觉得应该和他合作10个项目,呵呵。但是遗憾的是,居然我们也就只合作了那两个项目,之后机缘不巧合,一直再没有第三次合作,不过我仍然保持期待!仅仅是这两个项目,我觉得从马顺身上学到的,让我一直受用到今天!在进纵横之前,我曾在一个小公司做过一年咨询,现在看来,那段经历实在是没什么,真正的咨询(对我而言)在我跟着马顺做项目的时候,开始了。马顺带给我的:1、 咨询顾问的三业:职业、敬业、专业!职业素养、敬业作风、专业价值。这是他在新厂楼道里、在老厂大厅里给我的教诲,也是他言传身教,给我们的示范。2、 科学的咨询思维逻辑:搜集信息、调查现状、还原事实、分析问题、归纳思路、提出解决方案。这是他潜移默化,一点一滴在辅导我做方案的时候给我的教授。3、 严谨的方案风格:不出现一个错别字!自己写的东西反复审查三遍!这是他用在赛迪时的故事传递给我的严格要求。4、 项目经理的担当:在秋水项目上,我在床上酣睡的那几许夜晚,为了满足客户的高压需求和一些附加价值要求,马哥仍在挑灯夜战。那样高效率和高满意度的交付,让客户和我们项目组都十分的钦佩!5、 咨询顾问的价值归宿——成就导向:让客户满意没什么!要让客户为我们疯狂!这虽然不是他的原话,但是他无时无刻不表现出这样超强的成就导向,尤其是他在给客户宣讲方案的时候,那几个小时,时间和空间仿佛凝固,所有人脑浆和血液仿佛凝固,只有马哥那铿锵有力的声音在流淌。其实,还远远不止这些,包括从那以后,马哥一直是我生活和工作的导师,我有困惑时,他总是给我指明方向,使得我有机会一直向马哥学习。马哥后来当了合伙人,而且现在是十分优秀的合伙人,我想这是再正常不过了,因为他对自己要求严格,与他合作的客户自然价值感受很大。 刘宏伟---告诉我管理艺术的人,感谢刘总!和刘总的第一次合作是康奈集团战略,那次合作的过程中,他和我之间并未有很多火花,大体因为我当时比较白丁和不羁的性格,还未入他的法眼。但是那项目后来对我而言的收官之战----康奈集团内部资源能力诊断报告的汇报,让他稍稍眼前一亮,从而保持了之后一直密切的沟通,有了若宇项目的合作。刘总获得了若宇的项目需求信息,邀请我一同谈单,过程出奇顺利,我们谈了三天,带着客户盖了章的合同回来,后来让我负责这样一个具有极高挑战性的项目---若宇服饰营销渠道战略,当时那样的信任让我十分的感激,虽然积累了三个服装行业的项目经验,但是当时的我还是底气不足的,然而他给了我极大的信任和支持。并且通过他的支持,这个项目进展得十分顺利,客户很满意,后来邀请我们续单,直接做托管经营,实施第一个项目的内容。于是这一年的经历让我补了企业实操的课,而在这个过程,刘总一直站在我身边。客户有时候问,刘总你下次什么时候来,他常常开玩笑对客户说:“我是受吴韬指挥的,他需要我就来”。客户是“泥腿子”出身的企业家,夫妻搭档打了天下,企业的家族性质虽然看起来不明显,没有那么七大姑、八大姨,但是一起打天下的“子弟兵”无异于家族成员;并且客户面对的主要是三、四级市场,竞争手段粗放;公司本身的经营底子也比较薄弱,团队数量和质量都十分一般;郑州的人力资源环境也不能说是十分好;几家郑州服装企业的操作方式几乎一致,资源整合方式也并无差别。这样的背景之下,其实情况是错综复杂的,且不说“攘外”,单说“安内”对我来说都是十足的挑战。最后我能一步一步基本完成既定的目标,源自于在关键时刻,在重要的节点上,刘总给我的教诲和指点,刘总亲自到场为我做的协调和布局,刘总在电话里、在我背后对客户老总为我做的各种铺垫。这些,为我开启了管理的第二扇门——管理艺术:1、 企业有时候做的事情,未见得都是为了实现经济价值,尤其是民营企业家,他们通常要实现一个有局限的社会价值----家族使命和责任。2、 企业家都是需要安全感的,他未必是通过我们所设想的管控体系、内部控制、权限手册等等去实现,他们有他们的控制手法,在某一阶段的时候,不能说那是错的。3、 企业家周围的主要几个人,不管职位高低,那几个主要影响企业家判断的人,这几个人的关系和相处永远都像梵高的印象派作品,只有有缘人才能品玩,如果不能体会那说不清道不明的美丽,恐怕是无法入局的。4、 新员工和老员工,不管你提还是不提,新员工就是新员工,老员工就是老员工,磨合起来不是一句话的事情,经常很费劲,但是这个事很重要。5、 不得不说一句,制度科学有时候真没用,团队文化塑造在短兵相接的时候还是更见效果。6、 还不得不说一句,体系规范有时候也没用,见了业绩、利润提高企业家的感受才会更加真切。升华一下,企业的规范化建设(马步)和业绩举措(招式)的平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这些,虽然有些不是刘总的原话,但是全都是得益于他的指点,我才能够明白。刘总除了是管理艺术大师,他也是公认的纵横实战派大师,他服务的很多是战略性客户,正是因为实战的咨询风格,能够让他为客户提供持续的咨询价值。 杨振燕---另一位实战派大师、学习榜样!感谢杨总!和杨总的合作始于两个半月前,真是庆幸,有这次与杨总合作的机会,让我对管理实战的认识又更进了一层。这两个半月,对我来说,仿佛是一柱香的时间,因为我实在是过瘾,觉得过得太快!我忍不住要说出这其中的各种有意思的事情,无奈项目还在进行中,本着对客户保密的咨询工作原则,不能透露详情,但是抽离出来,先和大家讲一个故事:战略到底怎么做?这个项目是战略项目,传统的战略分析框架是:历史沿革、战略定位分析、使命愿景分析、战略目标分析、内部资源能力分析、外部环境分析(包括行业分析、竞争分析等等)、战略规划分析。但是杨总指导我们并非每个项目都要这样去做,尤其是企业家一般不会这样去思考问题,于是要求我们破天荒的,从来没有想象过的,做了一版叫做“含有多假设”的战略规划报告,杨总说,我们能拍的地方就拍!我们在用这样的方式去做战略的时候,当时的心理价值感受是受挫的,认为不严谨,但是当我们完成这份报告,向客户汇报完,客户的认可,以及认可完以后对报告提出的问题(客户只挑出了部分假设要求我们做进一步的验证),让我觉得从实战的角度而言,这样的战略咨询方式确实是有意义的。这仿佛回到一个对咨询顾问嘲笑的故事——“麦肯锡咨询顾问数羊”的故事。咨询的严谨逻辑从方法论的角度,结构必须是严谨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要严格论证。但是企业经营犹如打战,企业家在做重大决策时候,通常只看几个重大的影响因素,要迅速!要一击即中!其他因素全凭直觉。我想之所以优秀的企业家是一项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是一项社会财富,就源于此吧。这对我们为企业做咨询的时候,也是一项启示,当我们客户已经无法再因为我们炫目的图表、高深的分析工具、严谨的思维框架、密密麻麻的报告内容而买单的时候,他们要我们用三句话回答一个战略问题的时候,我们怎么回答。杨总也是有很多战略性客户,在项目组上,杨总与客户的沟通,常常让客户觉得很舒服,因为沟通的语言逻辑是完全一致的,他在用企业家的思维和语言与客户去沟通。当然,不能说咨询顾问都必须是企业家的模型,但是我个人认为实战派的咨询顾问在未来而言,将更加有生命力和竞争力。 咨询对于我们北大纵横的每一个人而言,说小,是一份工作;说大,是一段人生体验,我很庆幸我在纵横近四年的体验中,有这样多的贵人帮助于我,并且我知道像我这样被帮助、提携的故事发生在很多很多的项目上、很多工作中,发生在很多的纵横人之间,这是我们纵横的可爱之处、温暖之处、价值之处。祝贺我们亲爱的纵横十五周年生日快乐!
  • 15年4次创业,中国咨询行业的先行者和领导者 19/10.2011
    北大纵横自1996年创建以来,历经了辉煌的发展过程。15年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996.6--2000.6,开管理咨询先河,引咨询行业发展。1996年开始北大纵横就采取职业咨询人员专业化运作模式,开中国本土管理咨询界先河,开始了北大纵横的第一次创业。1998年12月北大纵横被授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证书,成为管理咨询业第一家拥有人才引进权的高新技术企业。第二阶段,2000.6--2004.6,重企业人力资本,建人才发展平台。北大纵横进入二次创业期,管理咨询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为了给客户提供更专业的服务,北大纵横不断引进高水平人才。这一举措不但满足了企业发展的要求,也为员工搭建了创业与发展的平台。在北大纵横全体员工的努力下,公司管理咨询服务水平迅速提升,获得了社会各界广泛的肯定和支持第三阶段,2004.6--2008.6,树专业技能所长,促伙伴和谐发展。三次创业期将提高咨询技能、创新咨询方法摆在了企业发展的首要位置,率先通过了ISO2000-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努力推动咨询行业发展。与此同时北大纵横不断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与合作,更为积极的参与社会相关活动,先后参与创建了中国市场信息调查业协会、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咨询委员会等社会团体,将自身品牌建设与社会责任紧密相连。第四阶段,2008.6--2012.6,承社会公民之责,担国际发展之任。2008年北大纵横的第四次创业已拉开序幕,我们将以践行管理思想、推动客户成长、肩负公民责任、实现共赢发展为己任,努力为各利益相关方社会价值的实现贡献力量,打造国际一流管理咨询企业。公司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诚信、合作、敬业、专长、创新的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每个员工、每个人都怀着“推动企业变革与成长”的心态为客户提供价值。机制建设是北大纵横的一大法宝之一。北大纵横为每位员工提供了不同的职业发展通道,并开展相应的培养和激励措施,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进行选择。北大纵横的组织结构从直线职能,到矩阵式管理,再到网络式管理的转变,为员工创造了无限的职业发展空间。在北大纵横,员工入职后职业发展通道不是一成不变的,员工可以根据兴趣和能力在不同的职能部门和不同的业务板块、分公司之间自由流动。公司还建立了报名、推举和投票等一系列合伙人选拔机制,使顾问能够从最基础的岗位不断获得提升的机会成为合伙人。凭借着内部不断变革的管理机制,外部良好的品牌建设。北大纵横实力的增强不断增强,项目运作能力不断提升。成立至今,2007年之前,累计运作大型项目787个,良好的项目运作能力带来了高客户忠诚度,其中有26%业务来自于已有客户的口碑推荐,25%为忠诚客户续约。北大纵横咨询项目逐年递增,2008年上半年,咨询项目数已达百个。自公司成立以来,北大纵横一直保持着多项第一。年服务客户数量最多:2008年共为200多家国内公司提供了咨询服务,其中三分之一以上为我国大型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管理咨询服务收入最大:2008年北大纵横管理咨询业务收入过亿元。客户满意度最高:自2000年以来北大纵横的回款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在行业内鲜有。2008年北大纵横一半以上的项目来源于客户续单或客户引荐。一直以来,北大纵横秉承着服务战略、适应变化、尊重现实、顾客导向的原则提供自己的服务和咨询方案。即,一切咨询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战略、一切咨询建议都要适应企业未来环境的变化、一切咨询建议都应以企业实际情况出发、一切咨询建议都已该为企业提供最大价值。法人意识、注重实效、共同参与、质量保证的四项基本原则引领项目组给客户提供最佳的咨询建议。法人意识即保持中立性与客观性,不会因为外部或者某个利益团体的压力而屈从,一切建议方案都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以是否符合企业的法人意志和长远利益作为出发点。注重实效即项目组强调深入了解客户的业务、组织架构与具体问题并为客户设计量身定做的解决方案。对中国国情、文化、企业的了解使项目组可以将先进的管理理论与中国企业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共同参与即客户与北大纵横共同成立项目领导委员会与项目小组。项目合作双方定时联系和沟通,与项目有关和有用的信息应予以开放,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质量保证通过北大纵横的三级质量控制体系能够保证项目的质量符合客户的需求。就是有了这些项目运作的原则,北大纵横的客户满意度达到95%以上。时值金秋时节、又是北大纵横创建15周年之际,作为北大纵横的一员。衷心的祝福北大纵横走的越来越好。 
  • 北大纵横15周年感悟 19/10.2011
    我是2006年10月8日加入北大纵横的,转眼已有4年时间。4年来我在北大纵横一直在生产一线,先后担任咨询顾问、项目经理,成功完成了10个管理咨询项目(2次做顾问,8次做项目经理)。应该说,4年来一直在延续自我挑战和能力提升的过程。尽管多数时间都在项目上,休息时间也多在青岛家里,但是对北大纵横还是有些粗浅的认识,在这里就谈谈北大纵横的核心价值观和发展战略。一、 感受北大纵横的核心价值观作为一家国内领先的管理咨询公司,核心价值观是诚信、敬业、创新、专长、合作。诚信,北大纵横所说的诚信,实际上是执行力的综合体现。对客户而言,只有具备解决客户面临的问题的能力,才能实现客户期望,合伙人及项目组在共同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将科学的方法和多样的咨询技巧发挥出来,即靠能力的持续提升来不断解决新的问题,最终兑现事先给客户的承诺。作为纵横内部,也只有最终实现了回款,实现客户满意,合伙人与项目组之间才能达到双赢。敬业,管理咨询是个辛苦的职业,完成任务都有时效性的限制。无论是合伙人还是营销人员、项目组人员,都处在忙碌当中。这个是得自己去找平衡,咨询是一种生活,忙碌是其中的一部分,在这个圈子里的人就默认这种生活方式。当我们周六、周日在加班的时候,暂时不要抱怨,完成一阶段工作之后,可以领略一下项目所在地的风土人情、风景名胜,适当放松。不过,与家庭兼顾就很难做到,这是个无法解决的问题。随着女儿的长大,上学之后她更希望爸爸能多和她在一起,客观上也需要爸爸的培养,形成她更好的个性。这是个大问题,得考虑如何实现家庭和工作的协调,到了该考虑换个岗位或者换个工作的时候了。创新,纵横的创新我感觉主要体现在制度上。北大纵横实行的是随需而变的策略,制度被处在随时变化的状态,对于长期在外的人感觉应接不暇,不知道公司的制度啥时候已经又变了。好在公司的沟通体系一直是处于网络化状态,公司一直通过信息共享来实现内部的沟通和交流,纵横使用过的信息平台包括BBS、协同平台、明晰谷,这些不同的历史时期所使用的工具,让纵横的同事可以针对公司的制度、管理甚至生活中的问题发表言论、针砭时弊,正是这样的透明的沟通方式使公司内部的信息交流比较公开,解决由于信息不畅所引起的管理成本过高、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此外,北大纵横的组织体系也是处于不断的调整之中,努力营造一种创业型的文化,整体上大家都有生存危机,也有发展机遇,感觉比较富有激情。专长,北大纵横有一群高素质、不断进取的优秀人才,来自各行各业,既有实战型,也有学术派。成功的组合是通过一种运作机制保证了专长的发挥。我们的用人机制是双向选择,客服部与合伙人、合伙人与顾问都是双向选择,合伙人在取得项目后去选择顾问的同时也是被顾问选择的过程,合伙人和顾问都需要重视自己的口碑、专业素质、个人品牌。项目运作采用“人单合一”模式,项目拿下之后还要做好项目,收回全款,让客户满意,这样项目组和合伙人才能拿到应得的收益。这一机制使得纵横变成了“赛马不相马”的平台,能经受得了项目考验的人才能生存和发展。合作,这是价值观中存在瑕疵的一个弱项。北大纵横每年要运作200多个项目,项目组都是按照项目需要适时搭建的。项目组与合伙人之间,项目组成员之间都有个磨合期,然后才能找到最好的配合工作的方式,我感觉主要是要真诚,真诚的帮助合伙人带领项目组完成项目的方案设计,实现最终的回款;真诚的帮助不太成熟的项目成员尽快成长,适应纵横的文化。到目前为止,我经手的所有的项目都成功回款,合作过的大多数合伙人和项目组成员都建立了很好的信任关系和同事间的友谊。当然,合伙人队伍随着规模的扩大,已经“鱼龙混杂”,项目多的是,选人要谨慎。公司的信息交流平台上也屡屡上演“分赃不均”的争吵,这种不和谐的声音,实在可耻,基本上都是合伙人利用制度上的优势地位,压榨项目组的事件。这类合伙人应该被清理门户,北大纵横丢不起这脸。二、 对北大纵横的发展战略的思索北大纵横的战略,我能感受到的就是对扩张的偏爱。战略的核心是搭建平台,吸引中国优秀的管理咨询人才在这个平台上发展咨询事业,合伙人的招募既有内部的选拔,也有外部的招聘,通过规模的扩大,从而进一步提高纵横的品牌影响力。我们看到合伙人和顾问人员数量的快速增长,人员增长的速度远大于项目数量的增长。我们不禁要疑惑,人海战术是否符合管理咨询的一般规律?快速扩张后造成的合伙人整体水平降低和顾问动手能力下降,是否对于品牌有破坏作用,整体的竞争力是否有所降低?“人单合一”的模式是否存在分散团队合作的弊端,让大家更多的把精力集中在小团队的范围,而不关注公司整体水平的提升?国内的咨询公司的业务模式在悄然发生变化,有的朝信息化和管理咨询结合的方向、有的将管理咨询和投资银行结合,纵横是否也应该有更大的变革?尽管这些问题不是我所能解决的,但是作为一名咨询顾问,对纵横的发展战略进行审视,是愿意伴随纵横发展的员工的责任心的体现。与离开纵横的前同事在飞机上邂逅,闲谈中了解到不同于纵横的运作模式,也能感受到不同模式的利弊。管理咨询是个完全竞争行业,是个“百花齐放”的现状,相信北大纵横有能力也有水平解决优化发展战略、改进运作模式的问题。创始人王璞先生搭建了北大纵横这个良好的事业平台,在北大纵横十五周年生日之际,我衷心祝愿我们的公司基业长青。相信纵横会有超越同行的核心竞争能力和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成为世界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成为最受尊重的大型咨询机构!
  • 老板带着员工一起忙! 19/10.2011
    纵横十五周年庆感悟文章,迟迟未动笔的原因是想找个新的视角对纵横进行赞誉,可几天下来发现各个“山头”已被同事们插上红旗,而我动手慢又缺乏创新力,还真不知道写什么了,就拖了下来。最近接触的一个客户,老板忙的不行,基本是有工作没生活。一次出差时间不能太长,回来就是不断的听回报和审批签字,有时出差在外而公司又急需他的审批,就通过短信(老板不喜欢用电脑)的方式先核准,回来再补签。事实上这就是大部分企业老板的工作状态,区别的只是形式。我们在给企业做管理咨询时,通常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即老板的主要时间和精力陷入大量日常事务,没时间思考和处理影响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其实,大部分老板也愿意放权甚至是非常愿意放权,也希望摆脱这种状态,也进行了不少尝试,可一放就乱,最后又集中上来,即放不下,没法放。管理中有句话即“一流的老总自己玩,员工忙;二流的老总带着员工一起忙;三流的老总自己忙,员工玩”,对照一下,好像那种一流老板只是个传说,能做到二流就不错了。公司昨天又催文章了,还上了纵横家园榜单。于是,打开公司博客,重温一遍纵横同事们是如何看纵横的,一来找找灵感,二来看看大家是否有遗漏的视角,其实这段时间也一直在看、在找。遗漏没发现,视角倒是找到一个:“老板真的放不下”。就以北大纵横的管理机制为例,引用公司某合伙人的原话,“北大纵横的核心价值观“合作、敬业、创新、诚信、专长”是迄今为止我见到的关于“职业道德”最精准的表述之一。一方面此表述对职业道德范畴做了清晰界定,划清了职业道德与传统政治道德、伦理道德的范畴界限;另一方面北大纵横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也为此种职业道德的生长提供了优质的土壤”。也借用另一合伙人的原话来解释,即“北大纵横令人惊叹的另一点,是其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与高度内部市场化的运行机制。这种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的特征是:企业行为较少利用行政指令,多依赖自动自发”。与此同时,“像家庭一样温暖人,像学校一样培养人,像军队一样要求人”给内部市场化机制注入了温馨和规范一面,以及创始人王璞还打造了“开放、包容、平等、透明、民主”的组织氛围以提升组织活力与创新力。北大纵横更有被员工广泛认同的崇高目标:即愿景“成为中国最受尊重的大型咨询机构”,和使命“推动企业变革与成长”,并为之拼搏。而且北大纵横高素质的员工群体和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也好像能理解、支持,并通过持续完善以推动这种管理机制的运行以实现公司的目标。纵横的日常运行都是依据完善的流程制度和后台职能人员进行,我们的创始人王璞自豪的说自己的管理始终坚持“三无四不”的原则,即“三无”即无司机、无秘书、无办公室;“四不”即不控股、不进董事会、不称总裁、不签字。现在做的更是彻底,我们的创始人王璞辞掉法人身份,也没有任何管理职务和行政权利,而只是通过个人魅力和影响力来帮助公司成长,可以说是非常“超脱”。而北大纵横的整个管理运行机制进入了自我运行、自我完善和自我驱动的状态。按说应该达到了“一流的老总自己玩,员工忙”的境界。真的是这样吗?好像又不全是,因为我们的创始人王璞先生确实又很忙。借用另一个合伙人的原话:“王璞先生的敬业精神一直是为大家所称颂的。大家经常谈论的是凌晨两点收到王璞先生的邮件啦;十月一日收到王璞先生的讨论话题啦;大年初一收到王璞先生的关于管理问题的信息啦等等。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在休息!北大纵横股东每年有一次境外游学活动,股东们每次出国游常常“苦不堪言”,不但白天要尽情饱览异国风情,晚上还要“陪”王璞先生一起讨论公司的发展大计!我不知道如果没有王璞先生的推动,这种行为有谁能够坚持!”事实好像也真是这样,纵横的每次变革都是王璞先生推动,每个制度和流程的完善也都能看到王璞先生的影子,每个热点话题的讨论都由王璞先生发起,给王璞先生在北大纵横“无处不在”。王璞先生可以关注到纵横的每个细节,细致到如通过项目周报了解公司所有项目的项目运作情况(纵横同时运行近百个项目),甚至每天与几十个市场、客服人员的沟通等等。这样看来,创始人王璞先生应该是北大纵横最努力、最忙的人了。北大纵横是中国本土一流的管理咨询公司,创始人王璞更是中国管理咨询业的领军和教父级人物,无疑是成功的和一流的。事实上,我们熟知的其他成功企业家好像也与王璞先生的工作状态差不多,比如联想控股的柳传志、华为的任正非、海尔的张瑞敏等等都也忙的没有生活,柳传志先生更是以60多岁高龄,在操盘联想控股的同时还要复出处理联想集团的事情,这些可都是中国一流的企业家,其实,国外的企业家好像也差不多也大都如此。难道“一流的老总自己玩,员工忙”的工作状态只是个传说?好像还真是个传说。一个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的成功,需要持续的驱动力,而企业家就是这种驱动力的力量源,也只有他们能担当。其实一个企业的理想状态应该是“老板带着员工一起忙”,其他的成功企业如此,北大纵横也如此!
  • 女管理咨询师的江湖——纵横十五周年记 19/10.2011
    2010年8月27日,工体沸腾,旁边一穿蓝色海魂衫的奔四男人跟着台上同样穿着蓝色海魂衫的何勇一起高唱“姑娘,漂亮”,眼神儿和脸上渗出的细汗写满非彼年龄的激动和敞亮,这场“怒放”摇滚音乐会把一众70后的青葱岁月生拽回来几个小时,对于手伸再长也够不到的过去,特别是你自己比划出来的轨迹,因为它的不可重复变的特别珍贵,职业历程也概莫能外2006年8月底,北大纵横会议室里,有两个问题等待我回答:一是咨询行业女性做到合伙人大多都可能面临离婚,我怎么看?二是驻场工作形式意味着一年中的大多时间都会在外地,作为女生,你准备怎么平衡生活和工作?如果有矛盾,顾哪头?一个月后,远赴闽南,参与我第一个管理咨询项目,维时半年。项目顺利结束,体重增加4公斤。之后又运抵济南,开始第二个项目,维时半年,体重减轻6公斤。第三个项目的团队照片在公司自留地里发了之后,同公司的MBA同学打电话问:你怎么胖成了这样?自此,自南而北,客户从民营到国企,模块涵盖战略到人力,最终聚焦到行业,一脚踏进了女管理咨询师的江湖,当时纵横流行一种说法,咨询是一种生活方式,意思是你无法将你的个人生活和咨询工作完全割裂今年是我进入北大纵横工作第四年,同时也是纵横十五周年庆典,简述,是为记北大纵横咨询公司运作模式各有区别,但北大纵横具有自己非常鲜明的特点(不限于):一、弹性工作制,项目驻场的形式意味着大量的时间必须完全集中在客户处,考虑到对个人生活的兼顾,非项目期间顾问可以有相对自由的一段时间由自己来安排而不必去公司朝九晚五,就是你不用在五一、十一与全中国人民较劲就可以安排旅行、安排学习、充分生活,这点吸引了也留住了很多惧怕约束崇尚自由的人二、充分的发展平台和成长空间,“遛马不相马”是王璞先生提倡的选人原则,成绩说明一切,这个成绩背后是能力的支撑,事实证明除非你不想或不能,否则都会找到自己的坐标。纵向发展角度看,自顾问到合伙人的三步阶梯。横向看,可以在咨询和市场工作岗位之间进行切换三、视野和高度,大多与企业高层直接沟通接触,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特点,“重要的不是做什么,而是跟什么人在一起做”这种对视野和认知格局都会有充分的拓展,当然更是一种挑战咨询生活一、把日子过成段子,对于日工作时间久,项目生活相对单调的驻场方式,需要有对生活的强大热情和把日子过成段子的能力。把出差当旅行,从细节中寻找乐趣,见缝插针的从沙子里薅出花朵来。一次Y总在项目上打开电脑,EXCEL表格里是他自从坐飞机以来的所有详细记录,单项明细包括日期、航班号、航空公司等等,所有去过的地方都在一个中国地图上表注,其对自己日子点滴的珍爱和挖掘精神想来在纵横不在少数。每每看到住在北京除了工作两点一线之外,从来不去其它任何地方,不了解更不熟悉任何其它地方,或时间充裕却百无聊赖,都想推荐进来二、到目前为止,不管是里通外国还是近水楼台,女合伙人们都朝着幸福的康庄大道直奔而去,说明不管是时代还是行业都阻止不了迈向幸福的脚步。
  • 在北大纵横工作四年的心得——北大纵横十五周年纪念文 19/10.2011
    我于2006年9月1日加盟北大纵横,到今天整整4周年,这四年来,我从行业研究员到顾问,从项目经理到合伙人的转变,“土生土长”地经历了在北大纵横内部的职业或岗位的升迁过程,我觉得有一些个人心得向大家报告,同时,以此来纪念这个富有活力和给人机遇的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的15周岁。四年前,我以小组面试末位,在王总的大力推荐下加入北大纵横,开始了我人生的另一份工作,这份工作对我来说,是收获最大,也是改变我最多的一份工作,记得当时我还没有入职时,王总在公司大厅的沙发上对我说,“只要你认真做一件事5-8年,一定能成腕、成角。”到今天为止,我一直记着这句的话,四年来,我也是认真地做着我自己专业上的事,从不懈怠!2006年9月1日--2007年8月31日加入纵横研究院:这一年我一共写11个大的行业研究报告,包括物流、手机、台式电脑、数字电视、保险、工程机械、互联网信息、煤炭、期货、石油、证券等行业研究报告,其中,《2006-2007年中国期货行业研究报告》卖给国际级投行高盛高华证券公司,并得到的好评。2007年5月,为百度公司做《资金申请报告》,2007年4—6月做人众人教育集团人力资源咨询项目,2007年7—9月做韩国斗山战略项目。2007年9月1日--2010年7月1日加入运作中心:在做顾问和项目经理的近3年的时间里,我比较用心的在项目上学习,特别是向老项目经理学习,向他们学习项目运作的经验以及与客户沟通的技巧与方法,同时自己也在工作中与工作外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特别是对管理问题的把握和解决方案的出台能力。通过这近三年的项目经验的锤炼,我也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方法和带队理念。第一,养成站在对方(包括客户和项目组其他成员)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工作中,当别人的观点跟自己的观点不同时,想想别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点。工作中,当不能理解对方的做法时,换个角度,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下别人为什么会这样做。当然,对于自己的想法,不轻易的放弃,也不盲目的坚持。当项目组其他成员的想法和自己的观点相左时,好好反思以下自己的观点,试着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一下,如果觉得自己的观点对工作的进展来说,是最好的选择,就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说服别人。如果经过各方面的考虑之后,发现自己的观点确实不如其他人的,那就真心实意地去接受并推进别人的想法。第二,深刻意识到了保持健康体质的重要性。项目上的工作是非常辛苦并常常要加班加点,有时客户会提出一些新要求并限定时间完成,我们项目组就要有规定的时间内按质按量的完成工作,这时的任务对项目成员的体质要求就很高,如果没有一定的良好体质是很难担下一个长达数月的项目。因此平时注意自我调节和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是做好咨询这个事的基本功。第三,勤奋。在工作之余,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并通过写作来体现自己的部分专业成就。出版专著一本,2009年7月出版了《人力资源管理工具及案例》,机械工业出版社一书,当年12月就第二次印刷了。近四年来我在《销售与市场》、《中国商贸》、《中国物流与采购》、《China’sForeignTrade》、《物流时代》、《人力资源》、《中国中小企业》、《国企》、《科技日报》、《中国产经新闻报》、《中国房地产报》、《中国商报》等国内外各大经济管理类媒体刊物发表文章130余篇文章(包括署名文章和访谈文章),其中在国家一级核心期刊发表文章23篇,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复印下载文章2篇,英文文章4篇,CSSCI捡索文章1篇。第四,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人生职业生涯规划是通常是通过四个环节来实现的。四个环节如下:(1)了解自己。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地认识自身的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我觉得自己比较喜欢进行与人沟通和并通过一些学术的训练为企业解决难题,这是我的一大兴趣之一。(2)确立目标。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需要切实可行的目标,以便排除不必要的犹豫和干扰,全心致力于目标的实现。人生必须要有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近期、中长期、远期)。三年之前我对自己的目标是三年之内做十来个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咨询项目以加强自身的实战经验,五年之内希望自己在理论上有所提升(也巧今年顺利考上北京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正是人力资源开发),更远期的目标就是要将西方的管理学思想与中国传统的经典理论相结合,走自己的一个研究思路。现在我正沿着这个方向前进着。(3)生涯策略。有效的生涯设计需要有确实能够执行的生涯策略,通过一些具体的且可行的行动方案来实现自己人生各阶段的目标,并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4)生涯评估。有效的生涯设计还要不断地反省、修正生涯目标、生涯策略、方案是否恰当,以适应环境的改变,同时可以作为下轮生涯设计的参考依据。2010年7月1日正式加入合伙人团队:7月1日在内蒙古召开的会议上,我正式宣誓入职成为北大纵横的合伙人,在合伙人的团队里我会从更宏观的思路来思考做项目的方法和项目管理的手段,过去是站在项目经理的角度来考虑项目的进展,现在是要从合伙人的角度来思考项目进展,这种角度的转变是非常地微妙也是非常地有趣,这种人生的体会只有局中才能领会。合伙人对我来说又是人生经验的一个新阶段。在北大纵横的四年对我的人生来说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四年,它几乎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使我的人生经验变得更加丰富与精彩。是文作为北大纵横十五周年的纪念,也作为我对王璞先生当年力排众议将我带进北大纵横四周年的纪念。
  • 解读北大纵横品牌的钻石结构 19/10.2011
    随着中国的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发展,中国本土咨询业从无到有并渐趋繁荣。在本土咨询业当中,北大纵横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星星。这颗星星的光彩不只是折射了太阳的光芒,更重要的是其本身由内而外散发的魅力。恰是由内而外的魅力,使得北大纵横在这个鱼龙混杂、变幻不定的咨询行当中获得持续的品牌尊重度和影响力。 1.   钻石结构的品牌特征钻石光华闪耀,璀璨夺目,是勇敢,权力,智慧和尊贵的象征。构成钻石晶体的碳原子在三维空间规则的排列赋予了钻石特有的属性,并使钻石的晶体形态呈现为多面体。在钻石晶体生长过程中,晶面做相对于自身的向外平移从而形成最终的晶体形态,这种晶体形态一般由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或立方体几个拥有等同晶面的单形相互结合或贯穿形成,也被称为聚形。正是这种晶体聚合结构特征,使得钻石透过光的折射,在不同的晶面表现出熠熠生辉的光芒。 图1:钻石结构图 对于咨询公司而言,品牌的最直接和本质的体现是由“人”完成的。作为一家知识产业领域内的管理咨询机构,在同业公司还只有几位或十几位合伙人这样一个规模时,北大纵横已经拥有三位数的合伙人组成的规模核心团队。这些合伙人在不同的专业、行业及能力表现方面各具所长,性格特点和行为方式个性鲜明,每个合伙人出现在客户和公众面前时,都代表着北大纵横的品牌形象,而这种各具特色的品牌形象又只是北大纵横品牌的一个晶面。也就是说,每个合伙人都代表了北大纵横品牌形象的一个晶面,所有合伙人在北大纵横有规则的聚合,构成了北大纵横品牌的钻石结构。正是这种品牌聚合的钻石结构,使得北大纵横的品牌表现个性与共性汇成一体,简单与丰富融为一炉,形成了特有的品牌核心价值。个性化的专业解决方案,丰富的合伙人资源,一体多面的运作能力,汇聚成了共有的品牌表现,奠定了其在中国大陆咨询行业领导者地位,也成就了北大纵横在业界一流的品牌形象。 2.   北大纵横品牌成因探析显然,北大纵横品牌的钻石结构不是一蹴而就的。成百上千的各路精英在北大纵横的旗下聚了又散,散了又聚,经过无数次的试错,才铸成了现有的运作模式和品牌特征。在北大纵横品牌的形成路径当中,以下六个方面是值得关注的。以王璞先生为代表的早期创业团队奠定了北大纵横品牌基础,他们的心胸与视野决定了北大纵横的品牌张力。中国现代咨询业发展的时间不过30年,还没有脱离第一代掌舵者的在决策和运营方面的巨大影响力。创始人往往是机构内部的意见领袖和实际决策人,也对品牌的内涵和形象表现有决定性的影响。北大纵横的创业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正是在充满坎坷的创业路上,创始团队总结了经验和教训,紧紧抓住“人才”这个咨询业中根本资源和品牌核心组成,通过各种方式和机制调整了人和人的关系及利益分配,稳定了骨干团队,为北大纵横品牌的塑造和提升提供了可能。北大纵横自1996年成立以来,在十几年的发展当中,形成了公司内部特有的文化,这是北大纵横品牌内聚力的来源。共同的使命与愿景为大家指明了方向,“合作、创新、诚信、敬业、专长”作为核心价值观规范了行为和价值导向。这些与制度和机制共同成就了公司内部上下平等、自由选择、重视客户需求和价值创造的文化氛围,而这些文化特征通过员工与外部的行为互动渲染了公司的外部形象,由内而外的影响到客户业务选择和公司业绩,也影响到客户和其他外部人士对北大纵横品牌的认知。企业文化辐射作用导向的一致性成为北大纵横品牌内力的源泉。为保障精英云集的咨询公司在正常运作的同时,保持较强的扩张性和吸纳力,北大纵横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探索形成了一整套的运行体制和公司机制。由支持中心、运营中心和营销中心组成基本运营框架,从不同层面配合每个合伙人业务开展。公司决策机构——联席委在王璞先生的倡议下公推公选,合伙人会议就像众议院。体制内部既相互衔接、便捷灵活,又能优化资源配置,还起到一定的权力制衡作用,基本体现了效率优先和公正透明的体制特点。有合伙人戏称这套体制是帝制与联邦制的一体两面,也有内部人士就此进行到底是“民主”还是“共和”的争辩。也正是这套体制吸引了在不同专业、不同领域和不同行业的高端咨询人才投入进来,为北大纵横品牌的实力体现提供了保障。在品牌实力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当众多的咨询机构还对咨询工具和方法论遮遮掩掩的时候,北大纵横已经编写了一整套管理咨询丛书公开出版,从各个方面介绍管理咨询的思路、方法、工具、模型以及案例,拓宽了人们对咨询的认识,影响了一大批咨询从业者,并迅速提升了北大纵横的品牌实力。兰德公司(RAND)是美国一家有全球影响力的咨询机构,兰德的许多研究报告全案都被做成电子版放在网站上供全世界感兴趣的人们免费下载。而且在文件下载的图标下往往还有一行很友好的小字:“RANDmakesanelectronicversionofthisdocumentavailableforfreeasapublicservice.Ifyoufindthisinformationvaluable,pleaseconsiderpurchasingapapercopyofthefulldocumenttohelpsupportRANDresearch.”(兰德制作这个电子版的文件是为了免费服务公众。如果您发现这些信息有价值,请考虑购买纸版文件以示对兰德研究的支持)。其实,不光是兰德机构,包括胡佛研究院、布鲁金斯学会在内的众多顶尖智囊机构都有大量免费的对外知识资源分享,更不用说智力资源内部的共享机制了。这些并没有让它们损失什么,反而越发凸显了它们的品牌实力。在这方面,北大纵横在中国本土也是走在前列的。从研发能力上看,北大纵横公司本身就脱胎于北京大学,又地处中关村腹地,不论是自身还是整合资源的能力都具有先天优势,这为品牌未来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潜力。北大纵横不乏各有专长的硕士、博士,他们本身就具有研发创新能力,加之目前形成的广泛的行业咨询中心和深度的专业咨询中心纵横交错的职能结构,如果公司在制度和相关方面能提供支撑,很快就能组建质量颇高的研发团队,从而提高核心技术能力和理论水平并进一步提升业务咨询实力。这种厚积薄发的研发和应用能力是品牌潜力的有力支撑。北大纵横还构建了系统的信息技术平台,通过这个信息平台,日常工作的处理速度和沟通联络的便捷性大大提高了。无疑,这为品牌的发展提供了加速度。这个信息技术平台由考勤系统、核算系统以及协同管理平台共同构成,附带的还有电子邮箱、BBS以及专家博客等。考勤系统解决了合伙人不坐班又互不知去向的烦恼,核算系统直接辅助合伙人项目支出收益的计量,协同管理平台更提供了一揽子的信息服务,尤其是公司所有成员之间即时的信息沟通。这一整套的信息平台架构极大推动了公司一体化的日常工作开展,是北大纵横品牌发展的动力系统。合伙人每月或自由选择期间的指标分数考核是北大纵横的又一大特色。这个特色的KPI指标体系由业务回款、合伙人周会、专家博客、媒体文章(含采访)和市场活动五个部分组成。对于每项的得分情况和标准都有细致的要求和规定。这样,在合伙人没有业务回款的情况下,会在指标考核的督促下去积极参加公司内部周会的沟通或外部的市场活动,这些沟通和活动显然增强了北大纵横品牌的活力。可以说,这是品牌的活力之源。  图2:北大纵横品牌晶面形成六力模型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晰的了解到北大纵横创始团队的胸怀和视野构成了品牌的张力;系统的企业文化形成了品牌内力;完善灵活的机制保障了品牌的实力;高素质的研发能力和应用是品牌的潜力;便捷高效的信息平台为品牌发展提供了动力;考核体制下合伙人的积极作为保证了品牌的活力。在这六力的推动和牵引下,合伙人作为北大纵横整体品牌的一个晶面得以形成,而上百名合伙人的晶面聚合构成了北大纵横品牌的钻石结构。3.   北大纵横品牌完善的建议 尽管北大纵横在品牌方面已经形成了独具魅力的特色和完整的结构,在未来的发展中,也还有一些进一步完善的短板和提升的空间。首先,北大纵横需要进一步巩固品牌实力。对于咨询机构这种智力密集型的产业来说,北大纵横还没有形成很好的知识管理系统和充分分享机制,这有可能成为公司未来能力提升和业务创新的障碍,以致影响到品牌的实力,减弱品牌的影响。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建立在充分分享的基础之上,这种分享甚至不应只是在公司内部进行,还应该适当的延展到公司外部。只有对现有知识充分的领会和了解,才会有更多的奇思妙想和创新思维产生出来,而不同的人理解的角度和深度不同,各种不同的见解才能出现。当这些经过消化吸收的新知识汇入原有的知识库,知识的创新和丰富得以实现。案例报告也是如此,当不同的合伙人和项目团队得出的方案在经过充分的分享之后,会在后来的项目当中从不同角度得到创新的体现。不用担心方案会被抄袭,当一切都放在人人分享的阳光之下时,抄袭的人是可耻的。也不用怕方案会被模仿,不要忘了,创新往往首先来自于模仿。北大纵横作为“中国本土管理咨询业的先行者和领导者”,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魄力,在知识管理和智力资源分享上多下点功夫,进一步巩固品牌实力。第二点,北大纵横应该重视品牌活力的提升。北大纵横在内部有一套完善的培训机制,要求每个合伙人每年都要为公司员工做培训。目前,很多专业性和实操性较强的培训还只是内训,属于“墙内开花墙内香”。如果考虑把内训向外部延伸,通过宣传吸引外部的潜在客户和感兴趣的相关人士也参与进来,势必能进一步提升品牌的活力。而且,这样的培训就不只是提高咨询顾问的能力,说不定还能通过培训带来合同收益。这样一来,不但提升了品牌的活力还增进了公司的效益,最大化了合伙人培训的价值,何乐而不为呢?如果将培训交流活动进一步扩大,北大纵横也完全可以主办或承办一些高端论坛,通过形式多样的市场活动和媒体活动集中提升品牌的活力。另外,北大纵横要成为一个伟大的品牌,还需要持续保持品牌张力。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应尽量避免产生僵化低效的官僚组织。正如詹姆斯•威尔逊在《官僚机构》一书中指出:“官僚机构的绩效难以衡量,因此批发烦琐的规章,受指责时可以为自己辩护。”对于一家强调智力和效率的咨询机构而言,这是尤其需要避免的,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到品牌的张力和活力。北大纵横走到今天,是中国智慧产业发展的一颗结晶。北大纵横还只是个十几岁的孩子,未来的路还很长,跟世界先进的咨询机构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离百年老店也有不短的距离。北大纵横品牌的发展和维护,不仅需要内部人士群策群力,也需要社会及客户的关注和支持。衷心希望北大纵横不仅仅具备品牌的钻石结构,还能锻造成为一颗光彩熠熠的钻石。北大纵横,一路走好。   
  • 感悟纵横 19/10.2011
    转眼纵横迎来了其15岁生日,而我在纵横发展也刚好三年。这三年,享受过项目被客户认可的成就感、自豪感,也享受过咨询过程中客户从怀疑、不信任到被慢慢认可、被信任至后来成为朋友的自我的心路历程的成长和心智的考验。享受过咨询间隙去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也享受过同事间谈笑风生畅谈生活人生工作时智慧火花的碰撞。纵横三年,咨询六年,咨询轨迹半径从上海延伸至江浙华东地区乃至云贵东北,交通工具从出租、长途车、火车到飞机,人力资源、战略、企业文化等不同咨询领域的实战,使得我对企业、对管理、对企业领导者、组织领袖及管理的艺术认识、理解更全面、更深刻。三年的自我成长,伴随着纵横的成长和发展,伴随着纵横机制的创新和变革,回首来时路,所感所想,点点滴滴,仍历历在目。 一、招聘面试进入纵横前,因前一公司与纵横有业务往来,对纵横些有耳闻,但认为国内咨询公司应该大同小异,但面试环节就使我对纵横的管理风格印象很深,也领略了纵横面试环节严格把关、层层筛选人员的竞争性、残酷性。得到面试通知后,面试第二环节是笔试,出题写千字文章考察我对实际发生管理现象的看法和解决之道,测试是否真正具备相关管理知识和常识;第三轮是合伙人面试,面对面交流和沟通对管理、咨询及自己曾经工作及未来职业发展的想法和规划;小组GROUP讨论是整个面试环节的关键,大家互不认识的情况下,看看你是否能脱颖而出,具备组织能力、领导特质和掌控能力,然后进行小组排名,择优选拔,“赛马而不相马”,最后一轮是陈江总的面试(或电话),前前后后5个环节。纵横面试目前是我所经历过较为复杂的面试,不同环节测试手段的不同目的不同,可以考察面试者的不同能力,客观、全面、真实,公平。 二、2008咨询年--咨询是一种生活2008年的中国,雪灾、地震、奥运、金融危机,每个季度都有大事发生。年初雪灾,正好在江苏江阴上刘庆韬总澄星磷化工组织人力资源项目。早上醒来,外面漫天飞舞的雪花,为紧张的咨询生活带来一丝心灵的松弛,但却没想到华东多年未遇的大雪竟然发展成为全国范围内的雪灾。印象最深、对项目组影响最大的就是交通。项目组驻地离客户现场需乘车前往,持续的大雪、大雾车子很难前进,很难叫车。记得有个周末,客户老板临时要和项目组沟通,要按时到客户现场,无车的情况下,只好叫无牌无照的脚蹬人力三轮车,踩车的还是个老先生。坐在上面,在人走上去都要打滑的冰冻地面上前行,战战兢兢,但和老人一路说说笑笑,危险感也随之消失,体验了生活的多姿。汶川5.12地震,在杭州上韩嵩总项目,正和客户讨论项目内容时,突感屋子有略微的轻晃,第一感觉是有地震发生,于是赶紧叫上项目组同事和客户,从9楼从楼梯跑下去撤退到西湖附近,切实体会到真实的发生和虚拟生活的差异。年底金融危机来时,在济南民营集团型企业上项目,项目运作遇到较大阻力,项目组的敬业精神、工作成果逐渐被客户认同,正当项目逐渐走向良性发展的时候,经济大环境的变化也给这家当地行业标杆企业带来负面影响,项目组的工作又回到零点。这些不同事件的发生,体会到咨询是一种生活,是一种有别于朝九晚五的常态,这种生活,融入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客户当地文化、客户文化特征等,每个项目的咨询生活都不同,丰富多彩,绚烂多姿。 三、品牌的力量15年的发展,纵横在咨询行业的地位已从中国的领导企业向亚太地区咨询领导企业发展,品牌的力量正逐渐发挥出其巨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正如目前公司扩张期间人才的大量引进和吸收。其实,品牌的力量在每次咨询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每每和不同客户高层访谈沟通时,对于纵横的认同溢于言表,相信纵横才选择,和纵横合作不仅可以实现管理变革,而且还可以提高企业美誉度,提升被咨询客户在其客户中的地位和形象。15年的发展,纵横积累、沉淀了许多成功因素,目前正蓄势待发,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进!
  • 纵横核心价值观与中国式职业道德前景——暨纵横十五年感悟 19/10.2011
    将职业道德和其他道德分开,将道德因素和行政、法律因素分开,这是生长出优秀职业道德的土壤。十五年间,这条管理思想在北大纵横得到了有效的实践,我觉得这也是北大纵横可以在国内咨询业内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的重要原因。北大纵横的核心价值观“合作、敬业、创新、诚信、专长”是迄今为止我见到的关于“职业道德”最精准的表述。一方面此表述对职业道德范畴做了清晰界定,划清了职业道德与传统政治道德、伦理道德的范畴界限;另一方面北大纵横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也为此种职业道德的生长提供了优质的土壤。 职业道德历来是中华文化的一项“缺环”。中华民族灿烂而悠久的历史中,诞生了无数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但遗憾的是,他们中没有一位对何为“职业道德”做出过清晰的表述---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传统意义上,中国人心目中的职业道德,向来都强烈根植于政治道德与伦理道德。帝国时代的臣子于庭前辩论纯技术层面行政问题时,一定会大篇幅论证对方“不忠不孝”,通过贬低对方政治、伦理道德达到驳斥对方技术论点的目的。时至今日,我们的官方语言系统在论述职业道德时,仍然把“忠孝”列于首位:近日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卸任时,即总结自己“自己是一个忠臣,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事业,为党、为国家、为事业无怨无悔”;而查处一个贪官时,媒体最乐此不疲的,是追究这名官员的私生活如何不检点。 我并不否认“忠诚”与“孝道”的重要性,只不过我觉得这些与职业道德属于不同的范畴。当我去看医生时,我其实并不太关心这名医生的政治立场,或者他排队时是否会插队,我关心的是他医术是否精湛;当我读一则新闻时,我也不在意组稿的记者编辑在家对父母好不好,有没有照顾好孩子,我在乎的是他们是否如实的报道了真相。但本属于职业道德范畴的种种价值观,今日被广泛而严重的漠视了:会计不能做假帐、学者写论文不能抄袭、警察不能“钓鱼”执法…这些“份内事”如今已成了“高要求”。在职场上职业道德本来自成体系,但过分聚焦于政治、伦理道德,将引发职业道德的瘫痪。 由此便可见北大纵横核心价值观“合作、敬业、创新、诚信、专长”的闪光之处。首先,每一点均属于职业道德范畴,与政治、伦理道德,以及“人文精神”等含糊不清的概念作了清晰划分;企业做企业本分该做的事情,能做好,其实就很不容易。其次,这五点核心价值观与咨询师的职业特征非常匹配,是职业咨询师最核心的操守;另外,每一点核心价值观都以客户价值作为最终导向,与北大纵横“可持续发展的非盈利组织”的定位相呼应。 然而,即便总结提炼出了核心价值观,贯彻与推广并不容易。道德有时候是具有很强的“表演性”的,组织提倡一些价值观,员工被动“表演”,说一套做一套,这是我们在很多企业看到的常态。我觉得,企业里的职业道德如果要健康生长,还是要根植于一些东西,或者说要有一个“源头”。西方近代的职业道德,即根植于韦伯等人改造后的基督教新教伦理,导出“节俭”“勤奋”“逐利”“诚信”等职业道德。中国近代一些思想家曾试图如法炮制,创立“新儒家”,但从实践来看,并没有显著的效果。 那么我们还有什么选项? 北大纵横令人惊叹的另一点,是其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与高度内部市场化的运行机制。这种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的特征是:企业行为较少利用行政指令,多依赖自动自发。我觉得,这是任何道德得以进化、成长的最重要的根基。道德一定源于人的内心,是人的主动选择,而非摄于惩罚或行政指令而做出的被动选择。为什么中国传统社会中,道德的“表演性”如此之强,人容易变得虚伪?因为那些道德是有强制性要求的,没有其他选项,也不允许多元化。“不忠不孝”之徒,直接就可治死罪,不表演的人都死绝了。这样的道德其实站不住脚。“敬业”“专长”等职业道德都是有代价的,我们不能代替别人决定那些代价和由于敬业专长得到的收益孰轻孰重。这种价值比较是件很私人的事情,公司把这个权力交还给个人,是非常明智的。以我在北大纵横的工作经历和体验来看,除“诚信”外(详见附录),其他几条核心价值观本质上都非“强制要求”。一个咨询顾问如果不够专业,没有专长,公司对他有什么行政惩罚措施么?没有;一名合伙人如果拒绝和别人合作,触犯了公司制度的任何一条么?也没有。“合作”必须以“不合作的可能性”作为前提,否则就成了八国联军与老佛爷谈“合作”了。但奇妙之处在于,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大家还是会主动选择提高专业能力,选择与别人合作…表述的更直接一些,仅仅从“逐利”出发,就足以导出北大纵横的所有核心价值观---这样的职业道德是有生命力的。 此外北大纵横的价值观并不止于这十个字。在制定北大纵横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还有一些被广泛认可的价值观如“平等”“责任”“尊重”等,最终没有纳入核心价值观。这也并无大碍。“核心”二字即说明,这原本就是北大纵横所有员工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但并不排斥其他价值观的存在。 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将职业道德与其他道德分离,同时提供道德生长的土壤。我觉得,北大纵横的这管理思路是中国企业,乃至中国社会未来职业道德发展的一条路径。附录:“诚信”只限于口头契约。立下文字契约的(如内部合同),属于行政管辖范畴,执行有强制性,但这与职业道德无关。一名顾问签了内部合同,按期上项目,完成了工作,大家也不会用“是否诚信”对其进行褒贬;而口头契约则无强制约束力,属于道德范畴。
  • 光荣与梦想 ——写在纵横十五年 19/10.2011
    一晃已经到北大纵横三年多了,值此纵横建立十五年之际,回顾一些自己对管理咨询的感悟与对公司发展的期望。2007年夏天,当时的我来到公司不久就做了一个长达5个月的项目,这在新顾问里面也算是数的着的,之前对于管理咨询只是概念上的了解,但是对于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完全是一片空白。好在当时项目上通过与合伙人、项目经理的交流沟通加上自己的学习,加上项目与客户的压力,迫使自己在项目中迅速成长,从项目初期开始写诊断报告时的没有头绪,到后来独立承担薪酬方案制定获得客户认可,也在工作过程中与客户对接人建立了友谊,一直到现在还经常与客户方的人力资源经理保持联系。说实话,第一个项目让我对纵横和本土咨询公司有些失望,也许是之前对于管理咨询工作期望太高,也许是需要一个适应的阶段。但是后来随着项目经验的丰富,随着接触公司更多的人,随着自己能力的不断提升,对于咨询的理解更加深入,看到公司在不断发展,看到许多顾问的努力、奋斗,对职业负责、对客户负责的精神让我感动,我对于自己工作的思考也越多,想想自己做了什么努力,在项目中学习到了什么,从哪些方面受益,一个个项目做下来,从开始盲目的看PPT,到逐步形成做咨询的思维方式、框架,到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我也非常高兴地看到公司的发展,经历了金融危机的短暂停滞后,北大纵横的队伍规模与业务规模在不断上升,业务能力也不断提升,咨询业务范围与客户类型也在不断丰富,同时公司内部的各种知识积累、知识分享机制与平台也在不断建设完善过程中。当然咨询行业也是一个人员流动非常大的行业,“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些年来也看到不少人离开公司,看到自己在纵横中排名从180多逐渐上升到前几十名,也看到老顾问成长为合伙人,自己也从顾问成长为项目经理。客观地讲,纵横是为大家的成长提高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也听过一些人对公司指手画脚、评头论足、指点江山,对公司的高层领导逐个点评一番,我个人感觉除了带来一些娱乐价值,还有什么益处呢?公司照样在发展,发展的背后,几百人的梦想、努力、贡献、奋斗、希望集聚在这个大平台上,咨询行业是一个适者生存、强者生存的世界,没有足够的能力、毅力甚至体力是无法坚持下去的,多少次看到大家为赶方案加班加点,多少次体会到思想的碰撞与灵感的绽放,多少次从失败、沮丧中激发斗志,这些都在身边显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们很多的成功,来自于敢想、敢做,就象我们第一次接到有些领域或职能的任务,知之甚少,但敢去想,但敢去试,群策群力,敢去解决,就真的解决了;就像我们和其他本土公司甚至外资咨询公司PK,即使我们积累不足,经验不足,甚至面临同台竞技的情况,我们也敢做敢为,不盲目崇拜或畏惧权威,通过努力工作也获得了客户的认可。项目与客户的压力也使大家在这个集体在这个平台上得到迅速的提升,记得一位老顾问讲过这样一句话“有些时候你不懂不要紧,你只要比客户早知道五分钟就可以”,当然,这不是说不懂装懂,也不是狂妄自大,是提醒我们要在项目中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纵观公司里那些能力出众的顾问和合伙人,真正的专家都是不怕学习、不怕挑战的人,大家都是不是天生就会,天生就懂的,很多时候都是从外行通过学习成为牛人,成为专家的。这也是我和许多人喜欢接新项目、新挑战的原因吧。在实践中学习成长是最有效的办法,在项目中发现以前学过的一些管理理论、方法还是比较虚幻的,要通过实际项目把它做出来,通过书本学习、向同事学习、向客户学习、向周围一切学习,通过系统思考,通过实际的反思与提升,是我们能够战胜挑战的关键成功因素。今天的纵横已经走过了十五年,这是国内国际经济环境剧烈变化的十五年,也是管理咨询理念由理论传输到解决方案不断演变的十五年。今天我们面临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面临客户提出的需求更富有挑战性,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不断增加,对于纵横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许我们当中很多人由于个人或者家庭的原因,不会做一辈子的管理咨询,但是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努力过、奋斗过、沮丧过、抱怨过、成功过、快乐过……,在纵横最宝贵的财富是结识无数优秀的同事、朋友,他们给予我们很多启发、给予我们无私帮助,要感谢无数给予过我们帮助、启发的人。希望已经走过十五年的纵横,将在未来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成为中国咨询业的骄傲!
  • 纵横感悟 19/10.2011
    北大纵横即将迎来了15岁的生日,而我成为纵横一员的时间亦已超过三年,回想起这三年多的公司发展和管理变革以及个人的咨询工作,个人有一点感悟和认识,与大家共享。1、纵横发展和管理变革一点感悟北大纵横是1996年创立的,1996年到2000年是第一次创业期、2000年到2004年是第二次创业期,2004年到20008年是第三次创业期,2008年到2012年是第四次创业期,2012年到2016年是第五次创业期。我有幸赶到了第三次创业期,正经历第四次创业期,在此期间,虽然有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北大纵横依然快速成长,发展和管理变更感触最深的一点:北大纵横发展模式越来越轻。首先介绍一下企业发展模式趋势之轻资产模式。轻资产模式是一种以价值为驱动的资本战略,是网络时代与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战略的新结构。轻资产模式必须根据知识管理的内容和要求,以人力资源管理为纽带,通过建立良好的管理系统平台,促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概括来说是用最少自有的资金,以达到经营效益最大化。以轻资产模式扩张,与以自有资本经营相比,可以获得更强的赢利能力、更快的速度与更持续的增长力。北大纵横作为知识型企业,最大的成本即是人力成本和办公成本,现除了管理后台支持中心外,公司各个中心都已成为利润中心。通过一系列连续的管理变革,例如采用上项目期间电脑补助替代公司电脑,利用增加基本工资取消公司午餐,运用增加岗位工资降低基本工资,尽可能将顾问的固定成本变为可变成本;合伙人的成本据了解,从公司层面上看应该是没有固定成本了;管理层人员数量并没有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而增加,依然很精干。虽然陆续在各地方成立了运营中心,增加了一部分办公成本,但鉴于市场开拓的重要性是必要的,而且从人数来看,人均办公成本是逐级降低的。这个轻资产模式可以说是北大纵横第四次创业期间完成的重要工作之一,为第五次创业,大规模人员扩张奠定了重要的基础。2、业务流程和体系文件的咨询认识我在北大纵横做的最多的是流程项目,谈一谈我这方面的一点咨询认识吧,供大家参考。在做流程项目过程中,总会遇到客户问我们这里已经有了管理体系文件,还有必要做流程手册吗?如果有了体系文件,又有业务流程手册,可能存在相互脱节甚至相互冲突的情况,以哪一个为准执行的问题。流程和各种管理体系的相关定义就不再这里赘述,主要介绍如何对二者进行有效的整合。首先是二者之间的管理关系,体系文件的建立是以业务管理过程为基础的,体系的运行和持续改进旨在提高业务管理水平,根据体系的要求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并将某项管理要素的职责落实到某个部门,该部门为此建立相应的业务管理流程,但是体系文件内容太过庞大,阅读和查询太过繁琐,需要建立可视化的工作职责图,业务流程手册很好的满足了这个应用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体系文件是包含业务流程的,但二者的内容、维护和更新要整合联动,不能孤立。其次业务流程和体系文件分类的统一,业务流程一般是按照价值链来分类,一般分为三大类:战略发展类、经营业务类、管理支持类。管理体系文件一般也都是有分类的,例如QHSE体系文件根据管理职能分为五个系统:运营业务系统、管理支持系统、风险管理与应急响应系统、领导和职能系统、监测评审系统,可以将后三个系统对应战略发展类,运营业务系统对应经营业务类,管理支持系统对应管理支持类。统一业务流程和体系文件的分类。第三业务流程目录和体系文件层级的对应关系,一般来说一级业务流程(流程总图)对应体系文件的一级管理要素,二级业务流程(业务块)对应体系文件的子要素,三级业务流程对应程序文件,四级业务流程对应作业文件,五级业务流程对应操作规程或细则。最后是流程内容的统一,同一管理业务在流程手册和体系文件中描述应当是一致的,在流程图中可以标识管理体系关注的风险控制点,流程图中的记录文件和管理体系一致。如果能做到上述四点,就可以保证业务流程和程序文件的合二为一,杜绝了业务流程和体系文件之间存在的“两张皮”现象,形成了执行标准的唯一性,流程项目从而可以顺利开展和完成,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管理提升。以上是个人分别对纵横和咨询项目的一点感悟和认识,欢迎拍砖。最后祝北大纵横前途更加光明灿烂。
  • 纵横十五周年感言 19/10.2011
    时光如梭,光阴似箭。转眼间,纵横已经走过15个春秋。我们公司的每一位员工都是崇高而敬业的,公司的发展却始终牵动着我们的心。一件一件工作地去做,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去解决,一系列的成果使公司慢慢地步入正轨。改革谋发展,管理出效益,实践证明,不改革就没有进步,没有科学的管理只会一片混乱。努力没有白费,公司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一滴汗水,一份收获,不管是制度上还是管理上,都取得了巨大成果。尤其让我感动的是“以人为本”、“为职工着想”的理念贯穿始终并深入人心。改革是发展的支撑,管理是企业永恒的追求。在新经济时代,公司以创新的观念、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方法,变革传统管理,突出和重视以认为本的管理思想,激励和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为员工创造信任和激励的环境,培养了员工的使命感、责任心和创造力。不仅如此,公司还经常举办一些业余文化生活,领导带头参加,极大的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活力营,八八式旅游。增强了企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公司还经常关心我们职工的生活,把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作为工作重点,努力为职工创造安全、舒适、文明、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公司历经15载,饱经风霜,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之所以能取得一个个进步,我想是取决于我们战胜困难的决心,取决于我们加快发展的信心,取决于我们勇于创新的举措,取决于我们求真务实的行动。明确了纵横的行业优势:一、管理咨询业的先行者,成立历史最长,国内首家注册的管理咨询公司;二、管理咨询业的领导者,现以成为国内最具规模的咨询公司,积累了丰富的管理咨询经验,为国内近百家企业提供一流咨询服务,其中近三分之一为国内500强或上市公司;三、国内同业中难以比拟的案例库和数据库,依托国家教育部中国企业案例库和公司丰富的咨询实践,公司现已建成汽车、医药、家电、商贸、IT、房地产、通信等行业数据库;四、丰富的信息资源,与政府各大部门、各行业协会、各研究机构、各高校有广泛联系,信息渠道畅通,拥有一批各行业专家为项目运作把脉;五、丰富的咨询运作经验,有完善的内部质量控制体系;  六、广纳人才,汇聚一批国内一流的管理咨询精英;拥有完善的人才结构,公司近百名一流的专职人才队伍是由实战派、学院派、咨询派三类人才有机组成,相互补充,相互融合。七、背靠北大品牌优势,在公司专家委员会主席、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厉以宁教授领导下,纵横公司建立了咨询工作应有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有利于推动客户项目的实施。 八、完备的服务项目,北大纵横咨询公司不仅提供管理咨询还同时运营着中国最好的远程教育网-北大商学网、深圳投资顾问公司、新加坡财务顾问公司等,能够为客户提供培训、管理咨询、资本运做、海外注册及业务发展咨询等配套服务。纵横秉承博学、审问、慎思、明辩之风格,致力于中国咨询业的发展和民族经济的昌盛。北大纵横先后为国内千余家企业提供过一流的管理咨询服务,其中约三分之一为国内500强或上市公司。积累了丰富的管理咨询经验。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公司与政府主要部门、各行业协会、各研究机构、各高校成立了广泛的联系,从而使得公司拥有更多的专家为公司的运作项目把脉,同时,完善的内部质量控制体系使我们的咨询报告更具有实效性和科学性。作为中国知识服务业的一面旗帜,我们把“推动企业变革与成长”作为自已的使命,把“成为中国最受尊重的大型咨询机构”作为公司愿景,所有纵横人都将为实现这一美好目标,而努力奋斗着。王璞曾经致辞:新的经济环境,赋予了中国企业新的历史使命,也催生了中国本土咨询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知名企业与咨询服务机构的成功合作,预示着两者之间的关系将会更加紧密。作为中国本土管理咨询业的先行者和领导者,我们不仅熟悉深奥的管理理论和管理规律;更是把世界上先进、成熟、实用的管理理念和工具方法迅速介绍及运用于企业,变成对管理实践有指导意义的可操作、可执行的方案,这既是管理咨询顾问的价值体现,也是我们主张的教授、咨询顾问和企业家的管理“三层面”理论的实现方式。我们已成功地为近千家企业提供了咨询服务,我们所走过的十余年发展历程,也是本土咨询业探索和发展的缩影。通过专一小组专一服务的驻场式强互动工作方式和三级质量保证体系,我们已成功地解决了规模化服务和个性化服务之间的关系,解决了保证服务质量与保持企业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客户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方案的价值,更是在整个咨询过程中,咨询公司把丰富的管理知识和“拼命”工作的敬业精神不断传递给企业的知识转移与示范效应价值;同时借助我们品牌和声誉的积累,提供强大的影响力价值。我们牢记“推动企业变革与成长”的公司使命,不仅仅受到客户的尊重;更要受到同行的尊重和员工的尊重。我们始终坚持个性服务和终生服务的理念,努力与服务过的客户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我们愿意不断接受新的挑战,更愿成为企业家挑战新的高度时手中那根撑杆,帮助企业跳得更高,跃得更远,共同实现我们的理想。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成立于1996年,是国内第一家按照公司法成立的管理咨询公司,中国管理咨询行业的先行者和领导者。北大纵横目前拥有国内外名校MBA、国内外大型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在内的近1000位同事。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品牌也已经成为中国咨询行业的最知名品牌。一根火柴再亮,也只有豆大的光,一堆火柴则会熊熊燃烧。试问:这样的公司我们能不与其一起奋斗、一同成长吗?虽然我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但我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业务水平,以饱满的热情,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作出不平凡的业绩。与公司一同迎接更加辉煌的未来!
  • 纵横是一座舞台 ——北大纵横十五年记 19/10.2011
    有一句广告词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在纵横是“能力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纵横是展示才华的地方,是提供舞台供人表演的地方,你有多大本事,有多大能力,总能找到展示的机会,找到自己的位置。舞台:从身边的人说起刚进北大纵横的人,有多少对它怀着一种景仰,怀着一种憧憬,怀着准备在这个平台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一种激情,这其中包括我。刚进公司,感觉纵横是人才济济,卧虎藏龙。无论演讲、还是咨询的专业功底,都令人佩服,但他们又不事张扬,为人谦和、脚踏实地地忙碌着他们自己的工作。在公司接近三年的时间里,看着一批批新来的顾问慢慢成长为优秀的咨询师,一批批优秀的咨询师又成长为项目经理直至合伙人,他们在纵横的舞台上迅速成长,一步步从优秀走向卓越。舞台:从身边的事说起进入纵横的人很快会发现,纵横的培训多,一年几百场培训,这在一般企业是很难看到的,按理说这是好的方面,但有些人在听久了觉得很乏味,于是说台上的老师讲的不精彩,观点没有创新之处等,后来公司领导在开周会时讲到,培训一方面是给台下的听众交流思想,另一方面是锻炼人在台上讲演的能力,是组织了一个场合让台上的人有表演的机会。这个道理等自己走上讲台时才有更深的感触,原来在台上做表演在台下是要做充分的准备的,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观点不同,是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舞台:从客户的反应说起当然纵横的舞台不仅在内部的成长,这个舞台在全国各地,从民企到央企,从中小企业到上市公司,遍布全国各地都有纵横的咨询师在表演。在咨询的过程中每每看到客户一个会心的眼神,一句赞美的言辞,一句发自内心的感激的话都是对咨询师的鼓励,都是对在咨询舞台上奋斗的人的激励和认同。有人说,咨询行业是客户的第三只眼,是企业实现跨跃手中的那根撑杆,确实是这样,企业在第三只眼的帮助下可以把企业看的更透,看的更准,在这根撑杆的帮助下,企业蹦得更高,跳得更远,咨询师终于在企业的成长中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每每在这一刻,咨询师心里由衷的高兴。舞台:没有边界有人说,咨询公司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不知道这句话是褒还是贬,或者褒贬有之吧。但是在咨询行业工作过的人,都或多或少地有过收获,后来他们去实体发展,或者去从事其他有价值的工作,在纵横每个人可以自由地做出他们的选择,在这方面纵横无疑是包容的,胸怀是巨大的,它容许你做出任何合理的选择,不仅仅在纵横内部,而是超越了纵横,正是在这样的胸襟下,纵横每年都会邀请离职员工座谈、聚餐,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据离职员工讲,当他们离开纵横时,公司领导会真诚地说,什么时候想回来,纵横随时都会欢迎。这就是纵横,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未来纵横依旧敞开它巨大的胸怀,鼓励激励成就着那些怀揣着梦想的人去实现他们理想,去实现他们的价值。如果说大海是鱼儿的舞台,任鱼儿在一碧万顷的海洋里穿梭跳跃;天空是鸟儿的舞台,任由飞鸟在广阔蔚蓝的苍穹中翱翔,那么纵横就是满怀激情的人展示才华的舞台,人人都是舞台的主角,人人可以在这座舞台上尽情表演,相信任何在这座舞台上表演过并且进入角色的人,都会留下不灭而美好的回忆,相信这座舞台永不落幕。 写在北大纵横十五周岁之际,祝愿北大纵横走得越来越远,走得越来越精彩。
  • 感悟纵横组织理想 19/10.2011
    本人07年10月进入公司,转眼就三年了。在纵横这三年,自己收获了很多、感悟了很多,尤其是对纵横提出的企业文化口号,感受颇多。纵横是一个强调“执行”的组织,它的企业文化口号不是用来作秀,吸引眼球,哗众取宠,而是切实要落地、要在组织实际运营过程中实现。在众多企业文化口号中,本人感觉纵横对组织理想的落地做的最好。“像军队一样要求人”——落实在在制度和目标执行军队的特点是执行力强,而执行力强的根源是严格执行军法,军令一出就必须执行。纵横在制度执行这块也类似,只要制度和目标一经颁布,就严格执行,人人平等,不给任何人情面,不考虑任何缘由,完全刚性。这在中国讲究“情理法”顺序的社会,给人感觉有点格格不入的感觉,可是这种刚性执行,在纵横的管理效果却是很好,纵横作为一个大型咨询机构,属于松散型组织,咨询顾问分散在各个项目上,而各个项目分布的地点又不一样,各个省份、各个地区都有,但是组织的执行力却如同制造型企业一样好,甚至更好。如纵横的网络考勤,员工无论在何地、网络条件是否具备,都想尽办法在规定时间内上网考勤,这点让我遇到的客户都感觉很敬佩。因为公司的制度严格执行,项目组必须拿到客户全部回款才有好的收入,所以项目组在客户现场表现的也像军队一样。每天准时上班,为了按期交付成果,没日没夜的加班。同时在客户面前,项目组体现的是团队精神。我想这因为这样,所以纵横的目标一个又一个的实现,从而将本土的管理咨询公司一个又一个的抛在了自己身后。个人认为纵横在制度和目标执行上,与咱们的标杆“华为”应该相差不远。“像学校一样培养人”——体现在员工培训和导师制的氛围首先,员工的培训场次数量很多。公司内部一年就有一千多场次的经验讲座和培训,同时也从外部邀请外部名家进行讲座。这么多数量的培训完全可以使一个咨询菜鸟,迅速成为咨询大侠。培训的内容非常广泛。培训内容既有理论研究的(如一些方法论),又有实际操作的(如项目经验交流),有跟工作专业相关,也有跟生活相关的。纵横从各个方面给员工提供培训,充实员工的大脑,丰富员工的精神。培训的形式多种多样。培训既有传统的讲座,也有轻松愉快的沙龙。在项目过程中经常会有为某个主题而做的头脑风暴。员工在这些不同形式的培训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认识,训练了思维。“导师制”氛围盛行。员工一进公司,就会被安排职业导师,由导师辅导新员工,帮助员工了解公司、厘清在纵横的职业生涯发展、解决职业生涯中的困惑。这种方式让新员工进入公司不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感到迷茫,有一个清晰的发展目标。而在项目上,项目经理和老顾问很自然成为新顾问的“现场导师”。项目经理和老顾问通常会手把手教没有经验的顾问。如本人做的第一个项目,在写岗位说明书时,就得到了老顾问的指导,教给我编制岗位说明书的技巧,让我短时间就能写出高质量的岗位说明书。项目组工作生活基本上都在一起(除了睡觉),谁在工作上碰到了问题,只要提出大伙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解决。而且很多项目经理,愿意为成员提供成长机会,让员工去试着独挡一面,自己作为成员的教练,在背后进行指导,从而纵横能够不断涌现出优秀的咨询顾问。正因为这样,虽然纵横的顾问流失率也大,但是从未没有出现人才危机,只要能招到新顾问,项目经理和老顾问就能通过一个项目将他培养出来。员工培训和导师制,使纵横能时常能拥有一定规模优秀的咨询顾问,支持纵横的业务发展,为纵横这几年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像家庭一样温暖人”——体现在员工患难之际的救助每个纵横人心里都或多或少感觉纵横“市场化”气氛很浓,觉得纵横像个大菜市场。但这个只是表象,就像我们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它们市场化程度很深,感觉哪儿的人情淡薄,但在人们遇到困难或大灾难时,它们却会表现出我们不能理解的“人情”。如在美国很多富人为了自己的方便,不愿乘坐公共飞机,而购买自己的私人飞机。按这种逻辑私人飞机是不会允许其他不认识的人搭乘的,但是如果普通人生了重病需要快速转移到别的城市抢救,那么这个病人将会被允许搭乘富人的私人飞机,而且不用付一分钱。像这种事情,在美国每年会有几千例。当然还有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他和夫人将他们的大部分资产用作慈善事业。纵横其实也是这样,我是“像家庭一样温暖人”的受益者。今年年初,我女儿刚出生19天就重病,被送进天津儿童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女儿被诊断先心病、心力衰竭、新生儿肺炎、脑积水,随时有生命危险,治愈时间未知。我当时一下就懵了,感觉天一下就塌下来了。“怎么办,一定要尽力挽救,不管花多少钱。”我在心里说。可是心里“对钱”还是存在底气不足,因为重病监护室,一天开销的几千元。而我在去年秋天,刚买了房成了房奴,而且生小孩也花了一笔钱,当时所剩积蓄并不多,要有持续的钱维持我女儿治疗,我必须上项目挣钱。上项目挣钱,而且还不能离家太远。当时我跟何操总提出了我上项目的需求,何操总满口答应帮助我上北京的项目,正好任飞总在北京有个项目,最后在他的帮助下我上了北京金力项目。上了北京金力项目,我的心平静下来了。没想到接下来的事情,让我今生难忘。在项目上,突然接到陈江总电话,我当时感觉很奇怪,因为平常和陈江总没有什么大交往。听了电话以后,原来是陈江总给我的慰问电话,我很激动,因为我以前以为纵横是个大菜市场,只有利益没有亲情,这一下让我感受到了组织给我家的温暖。接下来,公司的张峰总、宝山总等等很多同时给我慰问电话,或在平台上给我打气,同时在平台上给我捐款,捐款的很多同事和我根本就不认识。这让我很感动,让我感受到了组织这个大家给我的温暖,我很庆幸自己加入了纵横,觉得做一个纵横人是很自豪的。在同事们的帮助下,我们家顺利度过难关。公司目前有明确规定爱心基金、困难员工借款基金,同时员工也有踊跃为困难员工的捐款的氛围。这让在纵横工作的员工感受到家的温暖,从而增强员工对纵横的归属感,加强了纵横的凝聚力。本人通过对纵横组织理想的感悟,认为纵横必将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基业长青。
  • 纵横感悟 19/10.2011
    自从2007年加入北大纵横以来,转眼已有3年时间。回首3年来走过的路程,可谓颇多曲折、颇多收获。我在北大纵横先后担任咨询顾问、项目经理、合伙人三种角色,每一次角色的转变,对自己都是一个自我的挑战和能力的提升。同时,伴随着在北大纵横的成长,对于北大纵横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一、 感受北大纵横的创业文化作为一家国内领先的管理咨询公司,北大纵横有自己相对完整的文化体系。北大纵横的文化体系由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等组成,使命是推动企业变革与成长,愿景是成为中国最受尊重的大型咨询机构,核心价值观是诚信、敬业、创新、专长、合作。从北大纵横的使命看,确实做到了推动企业变革与成长,北大纵横服务过一千多家的企业客户,十五年来积累了数千个项目经验,每个项目都在推动着企业的变革与成长。从战略、组织、财务、流程、人力等方面,可以说北大纵横的贡献不仅在于推动企业成长,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助推力量。从北大纵横的愿景看,虽然提出了“中国最受尊重”的愿景目标,但是缺乏对于“最受尊重”的深刻阐释,到底做成什么状态才可以称为“最受尊重”?是规模最大、品牌溢价最高、学术最强,还是其他?从目前北大纵横的管理实践看,规模最大应该是这一时期的追求,但是即使规模做到中国第一了,就能保证实现“最受尊重”吗?北大纵横的愿景需要进一步阐释。从北大纵横的核心价值观看,诚信、敬业、创新、专长、合作在日常管理和员工行为中还是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从对员工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看,北大纵横除创新有所不足外,诚信、敬业、专长、合作还是发挥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作为北大纵横一个具有三年司龄的员工来讲,已经能不仅从写在纸上的文化体系中领会纵横,更能从自己的体悟来理解纵横。根据个人的感受,北大纵横文化的核心是创业文化。北大纵横从1996年成立至今,按照王璞总的说法,一共经历了四次创业,这正是纵横创业文化的一个很好写照。按照传统的理解,一个有15年历史的公司应该是管理体系相对成熟、管理人员相对臃肿、管理制度相对教条的成熟企业。但是这些在15岁的北大纵横身上却很难看到,北大纵横的制度、组织、人力处于随时随地、随需而变的状态,纵横同事最大的感慨是公司制度变化太快了,有时候甚至是达到了一天一变的状态,往往是一个提案出来,一旦被相关的委员会主委通过,马上就作为公司正式制度文件执行,甚至是在上一个类似的制度还没有被同事们所了解的时候;公司的沟通体系一直是处于网络化状态,公司一直通过信息共享来实现内部的沟通和交流,纵横使用过的信息平台包括论坛、协同平台、明晰谷,在这些不同的历史时期所使用的平台上,纵横的同事可以针对公司的制度、管理甚至生活中的问题发表言论、针砭时弊,而在这个平台上充分体现出了纵横的平等性,言者无罪、领导和普通员工的发言权利平等,正是这样的沟通方式使公司内部的信息交流充分化,使由于信息不畅所引起的管理成本过高、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在纵横无处遁形;北大纵横的组织体系也是处于不断的调整之中,近期的公司、专业中心、个人的组织体系设计配合公司分配体系的改变,进一步体现了公司的创业文化,按照王璞总的说法,公司提供给各专业中心一个很好的平台,各专业中心要用创业者的心态去经营和发展,争取在纵横的大平台上创造出一个个以专业中心为单元的小平台。从纵横的制度调整速度、内部信息交流体系、组织设置体系看,15岁的纵横一直为了发展目标随需而变,而这正是创业型公司所必须具备的,所以说15岁的纵横依然年轻,纵横的发展不可限量!二、体验北大纵横的发展战略北大纵横虽然有纸面上的战略,但是从我观察和体会到的发展战略看,北大纵横战略的核心是平台战略,北大纵横要成为一个平台公司---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品牌的平台公司!吸引中国最优秀的人才在这个平台上发展咨询事业,从而更加扩大纵横作为一个平台的品牌影响力。正是在这种战略思维影响下,公司开始大规模的扩张,对各专业中心仅仅有人数的考核而不设其他考核指标,背后的逻辑是只要纵横有了人才,那么品牌、销售业绩自然会获得大幅提升。而且在这种行为下,公司确实在快速的膨胀,公司合伙人从几十人快速扩展到一百多人,公司总人数也快速扩展到500多人,而且签单量确实也有所增长。在这一系列事件的背后,很多纵横人也在苦苦的思索:平台公司能否成为“中国最受尊重”的管理咨询公司,快速扩张带来的人海战术是否符合管理咨询的业界规律,快速扩张后造成的人员鱼龙混杂是否对于品牌有破坏作用,制度体系不能很好配合的情况下是否会造成管理的混乱?在IBM等国际巨头将信息化和咨询结合、和君创业将管理咨询和投资银行结合等行业模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纵横的业务模式是否需要调整?虽然纵横处于快速的成长期,但是需要对纵横的发展战略进行重新的审视。这是关心纵横、愿意伴随纵横发展的员工所非常关心的。相信纵横有能力也有水平解决这个问题。三、祝福北大纵横的美好明天在当今的管理咨询市场中,列强纷起、竞争激烈,要想在竞争中始终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必须要有超越同行的核心竞争能力和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15岁的北大纵横在求新求变中不断成长,在战略方向的牵引下快步前进,更有一群高素质、勇于追求、不断进取的纵横人在辛勤的耕耘着纵横事业,相信这一群精英人物必将把北大纵横带到中国管理咨询业的巅峰,同时也祝福北大纵横的明天更加美好!
  • 咨询的生活 19/10.2011
    转眼间,来纵横已经三年了。“咨询是一种生活方式”几乎是个被人推崇的定式了,在中国什么都怕定式,一旦某种定式被许多人认可,就会跟着这个定式套出一系列仿制品,许多都是经不起推敲,不伦不类的,比如“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知识管理是一种生活方式”、“投资是一种生活方式”、“MBA是一种生活方式”、甚至“婚姻是一种生活方式”。谋生与爱好一直是对矛盾,许多时候相互排斥,让人痛苦不堪。爱好是人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但是它要花费时间和金钱去实现,绝大多数人不工作,就难以维持生存;谋生是人物质生活的需要,工作就是谋生的表现形式,工作能带来个人技能的提高、物质财富的积累和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用不断地工作,以追求物质财富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结果没时间和精力去感受工作之外的生活,人沦为工作和金钱的奴隶。谋生/工作和生活/爱好能否兼顾呢?这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难题,这也是我追求“咨询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原动力和出发点。我不喜欢赶时髦,我是因为厌倦了那种朝九晚五,甚至是没有节假日的生活,觉得人应该注重生活的体验,要有自己的爱好,而开始寻求一种“一年能有1-2个月自由支配时间,能兼顾个人爱好的、弹性工作的生活方式”。咨询正符合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因此,“咨询是一种生活方式”得到我的共鸣和追求。在咨询公司是以项目为纽带,以合伙人为龙头,围绕着项目组织各种资源运作,在这里做高管,无所谓有权力有地位,有项目、项目多、业务标的额高额才能赢得尊重。合伙人要有项目经理、咨询师所具备的能力,一旦项目遇到问题,别人解决不了,就要有能力冲上去自己解决。咨询公司内部是一个利益与能力交换形成利益共同体的生态环境。你做一切事情,雇人、出门坐车、出差乘飞机、吃饭、住宿,全是在花自己的钱。如果你承接不来项目,公司也就不会再预支你的工资,你自己就会灰溜溜离开公司走人。我喜欢纵横这里比较自由的制度。纵横有很多制度在传统企业是不可能存在的。最重要的选择权体现在基本的日常工作上。合伙人可以选择哪个顾问上项目,顾问也可以选择上哪个合伙人的项目;顾问可以选择现在上项目,也可以选择休息一段时间再上项目,并且这种选择不会在纵横引起不满,它已经成为一个理所当然的行为。顾问可以选择多上项目多挣钱,也可以少上项目多休闲;合伙人也可以选择多谈项目、多做项目多挣钱,也可以少谈项目甚至不谈项目而多做研究、写书和休闲,只要完成每月的基本考核指标就行。另外,纵横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进入北大纵横开始,公司就为每位员工提供了不同的职业发展通道,并开展相应的培养和激励措施,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进行选择。北大纵横的组织结构从直线职能,到矩阵式管理,再到网络式管理的转变,为员工创造了无限的职业发展空间。在北大纵横,员工入职后职业发展通道不是一成不变的,员工可以根据兴趣和能力在不同的职能部门和不同的业务版块分公司之间自由流动。公司还建立了报名、推举和投票等一系列合伙人选拔机制,使顾问能够从最基础的岗位不断获得提升的机会成为合伙人。咨询师是以项目为中心工作生活的人,没有项目,咨询师就得不到业务的锻炼,也得不到自己预期的收入。咨询师的生活,在项目上,一周工作6-7天,每天工作12-16个小时(8:00-23:00),工作地点根据客户而定,天南海北地出差,一个项目整个团队要在客户公司工作1-5个月。咨询工作不分性别,不分年龄,只按能力分配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认领/分配的工作任务,必须要按时按质地完成。如果个人不按时完成,就会拖累项目组的其他人和项目进度,对个人的薪酬影响很大。一个项目结束了,接着转战到另一地方,开始新的项目。由于这样长年累月地高强度地工作,人们很难忍受,一些咨询公司为了顾问们劳逸结合,调节咨询师的身心健康,采取围绕着项目,合伙人、项目经理、咨询师之间可以双向选择,自由决定是上项目工作挣钱还是在项目下休息,也就创造了“一年能有1-2个月自由支配时间,能兼顾个人爱好的、弹性工作的生活方式”。正象西方人崇尚的“拼命工作,痛快玩乐”的生活方式一样,咨询工作走出了与实业公司朝九晚五生活方式不同的另一种生活方式。只要你真正拥有咨询的专业技能,能为客户解决实际需求和问题,你就能在咨询行业中生存和发展。如果你对金钱不是无止境的追求的话,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需要,少接或放弃客户,以保持生活爱好与工作成就兼顾平衡的生活状态。虽然不少人嘴上都挂着“咨询是一种生活方式”,但是咨询公司的老板们大多是借此忽悠别人给他拉车干活,你在网上搜索一下就可以发现,许多人说的“咨询是一种生活方式”与我所说的不同,他们把“咨询是一种生活方式”中添加了许多咨询工作方法和搞定客户的内容,这跟我前面提到的把创业、投资、知识管理、MBA、婚姻冠以“是一种生活方式”一样。我所欣赏的只是有别于实业公司朝九晚五的生活方式,“一年能有1-2个月自由支配时间,能兼顾个人爱好的、弹性工作的生活方式”。当一个人经历过了多种人生,有了一定的阅历和金钱的积累,知道生活的意义是什么,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如何使生活鲜活生动,而不是工作就一切时,“一年能有1-2个月自由支配时间,能兼顾个人爱好的、弹性工作的生活方式”的咨询生活方式就对他有意义了。如果咨询公司把你当作赚钱的机器,不断给你压任务,不让你停止时,你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做不专属于任何咨询公司的、独立的管理咨询顾问,以保持这种理想,真正做到“咨询是一种生活方式”。
  • 凭啥纵横?——读王总信有感 19/10.2011
    写在前面的话纵横十五岁了,自己在纵横也上了三年学。回想这三年在纵横的经历,感受最深、思考最多的依然是四个字“凭啥纵横?”这个问题加盟之初,到如今一直在脑中挥之不去!尽管今年公司在专业化发展方面已经迈出了艰难的一步,但有些问题还有待于大家进一步统一认识、深化改革!因此,我特意从自己保存的邮件中找出这封三年前给王总的回信与大家分享,看公司目前的发展离王总三年前期望达到的目标还有多远?旨在抛砖引玉,使纵横从过去依靠几个人用“生命”来“拼写”一“纵”一“横”的险境中,渐逐地过渡到几百人用“智慧”来谱写“纵向一体化、横向多元化”的新篇章。主题:尽最大努力帮助合伙人的专业能力被社会认知时间:2007-12-0421:49三次创业以来,我们特别重视对合伙人群体能力提升的引导和合伙人个人品牌的推广。通过引导每位合伙人发表文章、写书、给顾问上课、举办沙龙、给MBA讲座(高校行)、参加外部论坛、参加电视对话、内部学术演讲比赛(年会评选十大讲师)等等,有意识给大家安排了很多“节目”,使很多合伙人锻炼了自己“把思想讲出来”的能力、树立了对外专家形象和品牌。但还远远不够。能否每人围绕自己的咨询专长准备两小时的专业核心课程,拍成纵横专家系列放在管理类门户网站在线、包装成光盘、编辑成文集或书、电子周刊每期一人等立体宣传。 一定引导合伙人培养专业能力,并帮助合伙人的专业能力被社会认知。 同时也能解决最近深圳合伙人陈恳、王山提出的希望合伙人讲课课件能互相分享的问题。 一举多得,何乐不为? 王璞 看了王总关于“尽最大努力帮助合伙人的专业能力被社会认知”的信,感到说到俺们心坎上了!这才是我们合伙人真正渴望的平台呀!若真能做到这样,哪怕傻瓜也会加盟北大纵横的!事实上我们纵横目前是完全能够做到、做好这些工作的。但似乎总部缺乏去这样做的“动力”,我们新加盟者也感觉不到组织上的作用,虽然已成“纵横人”,但并未植入“纵横心”。怎样解决让新加盟者尽快地从组织上“入党”过渡到真正从思想上“入党”?怎样把这些过去的“游兵散勇”培养成为独挡一面的“将军元帅”?这不仅是王总考虑的问题,更是我们新加盟者首先考虑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二条道路可供选择:一条是放任自流、自生自灭,就像赶了一趟集,店家和赶集的都没赚到钱,大家不欢而散;一条是通过公司平台强化培训(我们常为客户培训,千万别忘了先给自己培训,蒋氏、毛氏都是靠此起家的)让他们从过去的“能工巧匠”成长为“大师巨匠”,达到“庙香僧贵、僧高庙传”的双赢效果。我研究万科等房地产标杆企业多年,深刻认识到:要想发展规模化,必先产品标准化;要想人才职业化,必先思想纵横化;。我们要让每一个人尽快成长,一定要对他们、尤其是合伙人率先进行文化理念、规章制度、业务模式、文件标准的集中培训,让他们尽快掌握纵横的理念、纵横的标准,用“同一种语言”唱“同一首歌”!当然这样做要承担一旦他人离开便会成为行业竞争对手的风险,但这是任何一个名企都难以避免的代价!任何事情要创新总要付出代价,但墨守陈规会付出更大的代价!万科曾被业界戏称为“黄埔军校”,但任何人(包括万科原总经理)离开万科后都不能成为万科第二!如果我们立志成为中国咨询业界的“万科”,现在就应该有足够的自信!早解决这个问题比晚解决这个问题更主动!我认为纵横目前的发展已经真正到了一个转折点:从规模化到专业化转移。回顾纵横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毫不脸红地说:我们真正成为了中国咨询业中的老大!过去我们创业的许多经验证明我们在过去是成功的!但过去的成功,并不意味着今后的必然成功!成功是失败之母,对我们纵横同样适用!如果说前十几年成功是靠积累、靠规模,那么下十几年成功就是靠专业,靠创新。依据有二:一是现在以房地产咨询公司为例,真正拿单能力强的公司规模并不大,历史也并不长,但他们分别都有自己的“绝活”,可以靠一招鲜、吃遍天;二是我看到我们纵横丢单经验分享中都无—例外地谈到客户嫌我们没有专门的行业咨询经验,现在的客户越来越理性:不求你的规模有多大,只求你有没有行业经验,客户问实操的东西很细,而有时往往苦于应答不上)。如果我们任由目前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我们这只“恐龙”会日渐被狼吃掉,渐渐丧失往日的优势;如果我们尽快完成战略调整,在纵横集团(集团的产生就是为了内部市场交易成本小于集团外部交易成本)内部整合资源,打造以专业中心为核心的管理模式,那我们是最有条件把每个专业从头到尾各个咨询板快都做长、做全的国内首家大型咨询公司!这样才能持续领跑中国咨询业,我想我们许多合伙也正是冲着这一点加盟纵横的!尽管您已经在年会上明确地强调向专业化发展,但现在可以说并没有真正解决过去职能中心和新成立的专业中心何者为主的问题!因为这两者是矛盾的:以职能为中心,就可以不分行业;以专业为中心,就可以把各职能中心的业务都分解到行业中心。公司在短期内不可能一步到位是正常的,但这种“双规制”的转型并轨越快越有利!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与其说是大家的认识问题,不如说本质上是利益调整问题!那么解决这个问题就绝不能等大家自然而然的觉悟,而是要由公司层面作利益导向牵引!作为员工个体永远是观顾个人眼前利益,胜过观顾公司长远利益的(我自已也不例外,但我目前的利益导向是与公司长远的利益导向一致的)。所以作为公司决策者在这个抉择之际,应该首先明确建立新的管理模式:把过去由每个合伙人作为公司利润中心变为由各专业中心作为集团的利润中心(类似于事业部,但又不单独设职能部门),把资源分配向专业中心倾斜,并且规定在一定的时间内一律由专业中心分配信息资源。不给予专业中心这个权益,内部的优势资源就不易向专业中心聚集,专业中心就难以真正形成专家名所!对这个问题,大家认识上可能有一些误区:认为资源向专业中心聚集就等于抢了职能中心的饭碗!其实不然,拿房地产咨询中心来说,我希望未来的中心是—个集房地产开发、设计、建设、销售、成本、财务、融资、客服、信息管理、组织管控、流程、绩效、人力资源管理一条龙的“长板桶咨询机构”,尽可能让与房地产咨询相关联的业务都搅在一起,不让肥水外流(客户如果建立起了信任,事实上也希望咨询公司包做相关的业务,减少选择不当带来的风险)。我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要在各个咨询项目中都插上一手,吃上一口!而是为了在中心内部形成一个小市场,培养—支国内公认的房地产专业咨询团队,从而让各咨询项目的单价最大化(1+1〈2〉。这样一来,原来属于战略、营销、管控、财务、信息职能中心的合伙人他们不但不会少接单(短期内也可能存在),而且会从多个中心接单,因为客户的需求是会向前或向后延伸的!目前状况下他们可以根据自已过去的咨询案例先挂靠某一个或二个专业中心,今后可以集中在某个专业领域,这样对公司而言,可以做到内部资源利用最大化;对您而言:可以变过去自个儿琢磨企业发展为几个中心的总经理和您一起琢磨各中心的发展!这个问题解决好了,我们纵横的专业化发展就正式上道了!我们北大纵横就可以真正纵横天下了!
  • 纵横十五年感想 19/10.2011
    今年是北大纵横的十五周年纪念,我加入到纵横的时间也不算短,按王璞同学的说法也算是“解放战争时期的老同志“。回忆跟纵横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总结个人在纵横的成长过程,纪念这段美好时光。结缘2006年我从传统企业转向了咨询行业,主要针对零售行业。刚开始情况还不错,不断有新的单,队伍也扩展到7个人,生机勃勃的样子,到07年初时候,出现了些问题,首先是一个项目被中途腰斩,跟着是联系几个单竞标失败,同时由于当时的团队里面都是行业的专家身份,没有专门从事营销的人员,拓展速度放缓,核心成员由于种种原因,对从事咨询行业信心不足,公司发展出现问题。一个偶然的机会,帮深圳的一个朋友接送王璞总,从见面开始,在去往机场路上,最后是在深圳机场的星巴克咖啡厅,一直在听王璞总对北大纵横充满激情的介绍,对北大纵横的印象越来越清晰。再后来又有几次王璞总到深圳,总会给我电话关心我的企业状况,或邀请去王总出席活动的现场,每次的见面都让人觉得如沐春风。再最后是对纵横文化的认同,到07年年中的时候,已经决定加入纵横了。小花絮是,在接触王璞总之前是知道另外一叫“某某纵横”的,当时的宣传资料上说大部分管理层,来自于北大纵横,于是想,那北大纵横一定更厉害一些,不如加入北大纵横吧。小结:每每公司政策出现大的变化自己未必能理解的时候,就会回忆一下当初与纵横结缘时候的点滴,思考一下当初加入纵横的初衷:我希望纵横能给我带来什么,我跟纵横能带来什么,想清楚了,若大的方向没有改变,自己就会在执行当中适应。初体验从决定加入纵横起,陆陆续续接触到陈江,张峰,张伟几位同事,均是独当一面的精英,选办公地点,招聘同事,无处不体现出同学们的精干。到准备开业论坛的时候,才真正感受到纵横的影响力,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高峰论坛便成功举办,参加人数接近500人,在当时深圳的咨询培训业引起不小的轰动。然后就是与宝山总的数次合作,说是合作,现在想起来,当时哪里算是“合作”,其实是接受了宝山同学免费培训,而且还分到了部分利润,实在是要万分感谢当时老合伙人对新人的提携。小结:合作,不仅仅是纵横核心价值观中的一个关键词,而是实实在在在纵横成长的一个有效途径。现在和新入职合伙人谈如何尽快融入纵横的时候,都在举我当时和宝山、宏伟、启军、晚文等老合伙人的合作模式---找到一个高手,贴身学习,学习的办法就是合作项目,当然,自己一定得有个小学生的态度。学步从在宝山的深圳某房地产项目担任项目总监开始,才真正与项目团队近距离接触。当时项目经理朱峥嵘带的项目团队非常精干,客户从团队刚进场时候略带怀疑的眼光到每位对接成员都客气称“老师”大概只用了不到半个月时间,到项目中期汇报的时候,我已经明显感受到客户由客气转为尊重,在各场合开口闭口“北大纵横的老师”,实在是项目团队的专业能力让客户心服。真正深度参与的是深圳某童装项目,自己做了主管合伙人,请宝山总做项目总监,从准备建议书,多轮谈判,到项目进场每一步都不容易。由于自己对项目的全面掌控能力不足,项目初期有些小波动,还好及时调整过关,再又在与对接人员沟通中出现误解,造成续单项目延期,项目本身客户是满意的,但项目结束的时候,发现没怎么赚到钱,买了不少教训,关键的一条是,如果你不能掌控全局,哪怕是送上门的单也不能做。在纵横的第一年,基本上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什么单都敢去谈,只要是受北京合伙人委托的,都义无反顾,高峰时候一个月谈了11个项目,但没有什么成效----现在想来也浪费了不少公司的资源,有人说,合伙人的成长是靠丢单培养出来的,一定程度上是对的。小结:刚入职的时候会出现努力与回报严重不匹配的时候,无论如何,都必须要多接触客户,你才会有机会。新同事如果能深入项目组,最好能做个项目成员,可能基础打的更牢,将来在对项目的掌控方面更能得心应手。同步2009年7月本人自费以唯一非股东成员身份参加“纵横股东境外学习团”,与公司的核心层深度接触。在埃及土耳其旅行过程中,除了美丽的风景外,就是我们也成了风景中的另外一道风景:沿途开会--在“发生过惨案”的尼罗河的游艇上,在长途火车的餐车上,在酒店大堂,在饭桌上,在长途汽车上,在机场的候机厅,一群纵横同志在开会,商量公司大计与展望美好愿景;姿态各有不同,但绝不西装革履;或着阿拉伯长衫或睡袍在身;或激励争吵或洗耳恭听---实在是我多年的职业生涯过程中没有见过的旅游活动。温馨的如晚晚与不同的纵横同学卧谈,近距离接触,感受彼此呼吸;搞笑的如晚饭时候见面彼此问候语是,你今晚跟谁睡啊;疯狂的如在红海与某几位老大深夜在海边游泳;感人的如在土耳其机场几位同学在帮遇到困难的“洋打工”朋友与机场交涉。。。。。。花絮是在尼罗河的游艇上面,看王璞同志的激情演讲,到入情处,一只异国小虫子直接飞到了王璞同学的口中,而王同学不为所动,继续演讲,现在我还在寻思,这小虫子到底是逃离了,还是牺牲了。小结:只有偏执狂才会成功,确实有其道理,干常人不敢干的事情。纵横有一帮敢干能干的核心团队,一定能干出轰轰烈烈的事情来。还有的体会是,只是“认识”一帮人是没有用的,必须要通过花时间精力,通过近距离接触去了解,才会成为真正找到你的贵人。展望与祝福在纵横的时间很快就到三年了,深圳中心的合伙人由最初将近一年的“三人行”到今年年底的三十五位,整个团队近百人规模,这个规模在深圳众多的小咨询公司也算是位居前列了。21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才!这么帮同学在一起,再加上全国近两百人的合伙人队伍,500人的团队,一定能干出些动静来!祝福北大纵横十五年生日快乐,希望也相信能看到在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后的北大纵横成为亚洲,甚至世界著名咨询公司!祝福纵横的兄弟姐妹们! 
下一页
在线咨询
上门义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