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草工业企业如何建立有效的精益物流评价体系?
精益物流符合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它所强调的消除浪费,持续改善是烟草物流继续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的根本思想,那么,精益物流应如何评价其效率与先进性,进而为后续改善提供输入、获得持续提升,已成为烟草企业物流的重要课题。
一、烟草精益物流评价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烟草行业的物流建设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要实现烟草物流从传统走向现代,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亟待升级换代,存在着多个瓶颈:认识方面瓶颈,投入方面瓶颈,时间方面瓶颈,人才方面瓶颈以及管理方面瓶颈。如何逐步攻克物流环节中所存在的这些瓶颈,是烟草行业整体物流水平得以提高的保障。
烟草工业物流绩效评估,更多的是从业务层面出发,对某一职能的考核,没有真正从流程角度,将整个供应链作为一个整体考核。单纯的指标已不能全面反映烟草物流绩效水平,物流系统评价应以整体物流成本最小化,顾客服务最优化,企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将绩效评价的重点放在效率提高和成本下降上。
传统的物流评价体系,或者是将整个物流环节涵盖进来,或者是针对于职能部门进行考核。两种方式,皆有利弊。 因此,以组织管理和物流流程两大核心为载体,提炼并细分指标,既保证了指标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又真正做到动、静结合。 这对于整个烟草工业来说,都将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探索与研究。
二、烟草精益物流评价体系的方向
我国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烟草行业也开始向以客户为需求为导向的观念转变,系统的对物流流程进行梳理并优化,已是烟草企业的当务之急。随着对精益思想认识、供应链管理的深入理解,烟草企业原有的职能化管理已不能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对于烟草企业来说,导入精益思想来完善物流组织的管理水平,提升物流流程有效运作,是现阶段烟草企业建立精益物流评价体系的核心。
要实现评价体系的最大功效,除了要有相关职能部门的广泛参与,获取最直接的信息,设立有目的性的、科学的、系统的、实操性强的指标体系,还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要把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相结合;二是要把可组合性指标和可分解性指标相结合。所以,开发出一套实操性强,并能用来指导烟草工业物流运营水平改进提高的精益物流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三、烟草企业精益物流系统性价的方法
精益物流评价的方法可分为三大类:即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和两者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在物流系统合理化的评价当中,有些指标是可以定量描述的,如成本和效益;还有许多因素是定性的,如物流合理化、资金利用等。由于物流系统本身的复杂性,部分评价指标难以量化,因此在对物流系统现状进行多因素综合评价时需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可以达到相互取长补短,相互支持的效果。
物流系统的评价方法有很多,根据系统结构不同、性能不同,评价因素不同,选用的评价方法也不同,在现行的物流评价体系中,比较成熟的方法有四种:层次分析法(AHP),主成分分析法,模糊评价法和DEA数据包络分析法。这四种方法之间存在着较高互补性,自身的优点,又有自身的缺点,在操作的难易程度,输入指标量化,指标的权重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分析方法 |
难易 程度 |
输入 指标 |
评价指标的权重 |
能否对评价单元进行排序 |
是否适合企业内部评估 |
是否适用于流程评估 |
层次分析法AHP |
较简单 |
无需量化 |
需要确定 |
能 |
是 |
是 |
主成分分析法 |
较简单 |
需要量化 |
不需要 |
能 |
否 |
是 |
模糊评价法 |
适中 |
无需量化 |
需要确定 |
能 |
否 |
否 |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
较难 |
需要量化 |
无需确定 |
否 |
否 |
否 |
物流系统评价是对物流系统的价值进行评估,其目的是为了建立有效实际的物流系统评价体系和方法,进而科学、客观地反映企业物流的运营情况。烟草工业企业物流系统评价应综合多种评价方法,互相弥补缺陷,从而建立合理的评价模型。
小结
基于烟草工业企业自身物流系统的特点,精益物流评价体系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AHP层次分析法为主要分析工具,这样既考虑到了操作的难易程度,又可以对指标的权重做出客观的分析,从而得到比较完善的评价方法,建立符合烟草工业企业的评价模型,真正帮助企业正确判断实际的运营水平,及时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为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提供科学的依据,探索出一条适合烟草工业企业物流发展的道路。
通过不断完善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加强管理的精益发展模式,在持续改进中实现物流价值的增值,促进烟草工业企业现代物流管理水平的提升,为实现“卷烟上水平”提供有效助力。
(作者简介:陶立,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合伙人,英国赫尔大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理学硕士,7年500强企业供应链管理经验,6年专业管理咨询经验;在供应链管理、物流规划、运营管理、 风险控制、流程重组、组织薪酬与绩效等领域具有突出的专业技能和项目经验。)
上一篇文章:“三板斧”解决中小房企规范化管理难题
下一篇文章:国企薪酬套改的四种方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