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简体中文 English
To provide you with one-stop management consulting services
专家观点
“十五五”国有文旅集团发展战略怎么做?
发表时间:2025-06-25 作者:曹薰丞 字号: A A A

文旅产业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通过加快建设旅游强国,让文旅产业更好服务美好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构筑精神家园、展示中国形象、增进文明互鉴。“十五五”期间,国有文旅企业应积极拥抱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机遇,全面贯彻发展新理念,加强科技、文创赋能,加速培育发展文旅新质生产力,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1

深刻理解国有企业改革方向

1、国有改革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随着国企改革1+N+X全面展开,2025年是深化改革收官之年,但国企改革仍存在诸多痛点与难点,国企改革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国企改革发展中的痛点与难点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 企业经营和党建两张皮,无法有效融合与互助推动;

  • 战略发展方向模糊,随意性变动,未形成上下共识,资源和要素未被有效利用;

  • 占有产业要素资源,却没有占据产业链相应的地位与话语权;

  • 治理结构与集团管控不到位,管理梯队建设缺乏有效手段;

  • 基于团队激励的各项改革举措不配套,落实不到位。

2、“十五五”期间国企改革方向

“十五五”国企改革从 “规模追赶”转向“能力重塑”,通过科技创新定义产业边界、资本运作重构空间布局、全球竞合提升系统韧性,最终建成与国家现代化治理相匹配的新型国有企业体系。

强化国家战略功能引领:推动国企从“经济主体”向“国家战略支撑”转型,聚焦产业链安全、区域协调、民生保障等核心功能。

新质生产力驱动产业升维:以科技创新重构产业体系,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实现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市场化经营机制深水区突破:打破行政化桎梏,构建“全球竞争力导向”的人才激励与资源配置机制,从治理改革、人才机制、激励变革深化市场化经营。

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化重组:资本运作优化国有经济空间布局与产业纵深,提升全链条资源配置效率,从证券化攻坚、产业链横向纵向整合、资本形态创新进行结构优化。

创新型国资监管体系:构建“分级分类+数字监管+价值创造”三位一体的现代化监管体系,深化分类监管、数字化监督升级,引入综合价值管理体系。

全球化能力提升跃升:构建“双循环”下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实现技术标准、市场网络、资本通道的国际化嵌入,深化推进国有企出海策略。


2

精准把握行业发展态势

1、文旅资源视角

文旅资源的结构性矛盾愈加显著:文旅资源在演进过程中,出现经济价值与其他价值的冲突放大,供给周期与需求迭代断层,时间、空间、形态错配,各类技术投入与实际效能落差等情况。

文旅资源的热点和卖点快速轮动:在多传播媒介推波助澜下,文旅+和+文旅让餐饮、演艺、赛事、研学等主题领域和传统文旅资源互动融合,更高频的涌现出分散的、短期/周期性的流量焦点。

文旅资源的定义及范畴持续延展:当前的文旅产业从资源角度更加突出可交互性和和价值转化能力,文旅深融、多产泛融、虚实互融让旅游资源要素推陈出新,文旅资源载体极大丰富。

文旅资源成为生活产品及生活品牌:文旅资源通过符号、叙事等功能的植入与日常生活互动,并从局部突破演变为系统性渗透,文旅资源更广泛的参与式生产正重构着消费习惯、城乡空间和社交方式。

2、文旅客源视角

文旅客源的动机日趋离散分化:伴随整体客源规模稳步上升,分层级分区域客源市场中多元认知、代际分化组合、多类兴趣圈层等因素,所对应的吸引物偏好让文旅出行动机日益繁杂。

文旅客源的决策更加感性务实:文旅作为消费市场中的刚需品类,影响客源决策的不仅是情绪价值、审美需求、身份认同等感性联结,同时也在重点衡量综合成本和关键效用等理性支撑。

文旅客源行为在多维度呈现两极化:客源的行为特征出现:算法推荐vs反向攻略、特种兵式vs躺平式、打卡出片率vs文化沉浸度、小半径微度假vs大跨度万里行、奢旅vs穷游等极化现象。

文旅客源的流量主导依然是主战场:对客源及潜在客源的注意力争夺,已逐渐进阶到对客源价值的深度挖掘与动态运营阶段,更立体的触点覆盖及更真实的内容呈现是流量持续导入的主战场。

3、文旅服务视角

文旅产业集成服务聚焦供应链整合能力提升:从面向产业提供集成服务的角度,当前头部企业通过供应链资源重构与柔性调动进行体验再造,提供构建多维价值闭环的整合解决方案,来服务产业生态协同演化。

文旅产业服务围绕系统化数据赋能展开竞争:伴随数据驱动下的精准服务革命愈演愈烈,更多场景、更多环节、更多类别的数据源被采集、被分析,通过智能化系统即时且动态的驱动决策和指导服务。

文旅用户集成服务聚焦特色化标准体系升级:从面向游客提供集成服务的角度,当前头部企业正在锚定用户需求的变化和服务效果的改善,对现有标准体系进行特色化再构建、优化延伸及普适性推广。

文旅用户服务朝「服务即内容」方向创新:伴随用户体验升级的潮流,更多的服务场景正在重塑,通过服务的产品化创新,让服务成为可感知、可传播的体验内容,赋予服务独特的品牌标识。


3

文旅集团发展规划框架

根据2025年6月发布的《中央企业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参照此办法,强化发展规划引领作用,深入研判内外部环境形势、行业发展态势,明确业务布局重点,引导企业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增强核心功能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结合文旅产业特有属性,国有文旅集团发展规划应该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文旅产业环境分析:包括宏观环境分析、文旅产业链分析、文旅消费分析、文旅商业模式演化、产业竞争格局、关键成功要素、文旅产业发展趋势研判等,相较于其它企业产业环境,重点关注文旅消费趋势、文创出海环境分析与研判。

(二)企业发展现状分析:包括企业基本情况、发展基础、行业对标与竞争力分析,重点围绕对标一流价值创造,找到企业差距与竞争优势,对企业发展的经营能力、财务能力、业务能力、管理能力进行综合研判。

(三)企业发展顶层设计:包括总体要求、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发展路径等,重点关注国有文化企业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围绕文旅产业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强调旅游强国的战略落地。

(四)产业布局安排:包括业务块板发展目标、路径举措、重点任务、重大工程项目等,重点关注各业务板块发展逻辑、业务协同效应建设、资源要素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五)发展规划执行落地的保障措施:包括机制体制改革、管理能力建设、安全环保建设、发展规划实施计划等,重点关注能力体系建设中的文旅集团品牌价值提升、战略实施中的战略落地解码、以及战略评估机制建立。

分享到:
在线咨询
上门义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