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简体中文 English
To provide you with one-stop management consulting services
十五年文集
北大纵横十五周年记
发表时间:2011-10-19 作者:许启明 字号: A A A
第一次听到北大纵横这几个字还是在2002年的夏天,当时还在为如何完成毕业论文而苦恼不已,在宿舍内正试图从一大堆凌乱的资料中找到灵感,住在隔壁的同学兴冲冲进来了,说工作找到了,明天就出差。为他高兴之余也不禁纳闷:这是什么公司?做什么行业的?居然今天上班明天就出差?……。虽然同学不久后由于别的发展机会离开了纵横,却让我对北大纵横以及管理咨询产生了好奇和初步的了解。
 
时光荏苒,北大纵横已经走过十五年风雨历程,自己也不知不觉经历了七年的管理咨询生涯。回顾自己在北大纵横的经历,整理对北大纵横的认识,无疑是对北大纵横十五周年最有意义的纪念。
 
一、以选择权平衡家庭和工作
 
北大纵横的工作无疑是充实而繁忙的,为了更好为客户服务并提供价值,在我加入北大纵横的时候,项目的运作方式就已经是全程驻场了。全程驻场为项目运作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让资询顾问长期在外,无法兼顾家庭。根据非官方统计,工作时间最长的顾问达到了十一个月多,当然对于这样的记录只能仰望而无法拉近距离。 有的同事也因为不能适应或不能接受这样的工作方式而选择了放弃。为与这样的工作特点相适应,北大纵横开创性建立了项目选择权,以及非坐班工作制、非项目价值贡献等一系列或配套或适应的管理制度,顾问在经历了长时间的项目工作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安排非项目时间,积累一定的连续时间来处理家庭事务。这 样人性化的制度设计无疑极大延续了咨询师的工作寿命,也是少部分咨询顾问选择北大纵横的原因之一。
 
二、三次搬迁展现行业领军形象
 
第一次搬迁从资源楼宾馆到太平洋大厦,由于进公司时间原因,未能见识北大纵横创业地址,但是在我心目中,从一个临时性的办公场所搬迁到正式的写字楼,应该是标志着北大纵横公司化发展的开始,能够从人员规模、办公环境等方面进入国内咨询公司前列。在此期间进入北大纵横的同事大都成为目前公司发展的核心力量,包 括部分在北大纵横成长起来的合伙人以及资深项目经理。
 
第二次搬迁从太平洋大厦到融科咨询中心,从一个中档并且电子产品经营场所的写字楼搬迁到了和联想、intel研发中心、中欧商学院等知名企业和机构为邻的商业型写字楼。北大纵横也连续跨越了营业额3000万,5000……,咨询公司的营业额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3000万应该是从中国数以千、万计的小规模咨询公司中脱颖而出的门槛,而5000万应该是成为具备一定规模和竞争力咨询公司的门槛……。在此期间,从项目的吸、谈、做环节都不断涌现出明星人物,在人员组成上百花齐放,公司的经营运作更加具有组织化的特征,可以说这个阶段的北大纵横组织与个人的关系是:离开谁的可以,谁公司都需要。
 
第三次搬迁是区域运营中心的兴起,北大纵横的办公场所从北京扩展到了上海、深圳、内蒙、重庆等地,从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一次搬迁,从北京搬迁到了全国。区域化布局对于咨询行业来说意义有多大还难以评说,但是通过各个区域运营中心的成立和运营,越来越多的优秀人士成为了同事乃至合作伙伴,北大纵横品牌辐射和 影响力在重点区域不断得到提高……。这次搬迁初现轮廓还未结束,而各位同事都是参与者与见证者,相信大家会有着更加准确和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三、和优秀的同事一同成长
 
毫无疑问,咨询产品的结构化、系统化是其商品属性的重要载体,目前国内管理咨询在积累不足而导致部分环节的缺失,却为管理咨询顾问提供了更大的空间。项目初体验时和同事各执一个观点互相争论,争论的结束不是一方获胜,而是发现双方都站到了对方的立场,玩笑式的结果并没有带来本质的提高和改进,双方对某一咨询 模块的理解确确实实的在加深。多少次和同事的研讨让项目脉络逐步显现,让忙乱的思绪得以梳理,能够以平静的心情面对项目及客户。
 
记得和一个外资咨询公司的朋友聊天,其开玩笑说:最优秀的咨询顾问应该是在国内咨询公司产生,因为我们有相对成熟的方法论可以借鉴,而你们每天都在创造方法论。当然我们不可能每天创造方法论,但是在建立和沉淀自己的咨询方法的时候,我们的理解必然更加深刻。
北大纵横十五周年之际,回想时感慨万千,落笔时却凌乱无序,以记录不成体系的几点随想,以为祝福!

分享到:
在线咨询
上门义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