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简体中文 English
To provide you with one-stop management consulting services
研究报告
首页 - 纵横观点 - 研究报告
  • 在印度投资的政策及风险分析报告 14/08.2008
    目录1.印度橡胶工业一览1.1印度汽车市场高速发展1.2日渐引人注目的印度橡胶工业1.3值得重点关注的轮胎工业1.4在印度投资的必要性2.在印度投资的政策环境2.1逐步取消外资企业的歧视性政策2.2.1取消出口限制歧视性措施2.1.2取消红利平衡歧视性措施2.1.3取消较高公司营业所得税歧视性措施2.2外资优惠政策逐渐向国民待遇过渡2.2.1出口加工类外资企业政策2.2.2倾向于外资企业的通用经济政策2.2.3降低外资公司税率2.3印度外资政策最新动向2.3.1进一步扩大外资可参股的企业的范围2.3.2软件及高新技术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2.3.2.1免除进出口软件的双重赋税2.3.2.2免除全部进口关税2.3.2.3允许外商独资经营2.3.2.410年内免征所得税2.3.2.5维护外资企业的知识产权2.3.3进一步放宽外资股权限制2.3.3.1列出行业允许外资拥有不超过49%的股权2.3.3.2允许外国人拥有独资的电信公司2.3.4进一步放宽外资投资要求2.3.4.1取消工业许可证2.3.4.2取消合资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必须审批的规定2.3.4.3取消外国投资必须进行技术转让的规定2.3.4.4取消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要求2.3.5为外资提供进一步的便利和优惠2.3.5.1取消公司附加税值2.3.5.2降低外资公司税率2.3.5.3简化投资审批手续,加速投资审批速度2.3.5.4为外资企业在某些行业提供收益担保2.3.6现行印度对外投资法律法规条文汇总3.在印度投资的审批及费用3.1印度政府审批外资项目的分类和管辖3.1.1外资项目的分类3.1.2印度政府审批外资项目的管辖3.2外资项目审批的行业规定和股权比例3.2.1“自动生效制度”3.2.2政府审批项目3.2.3需要特别审批的行业3.3印度政府审批外资项目的程序3.4在印度投资建厂的费用3.4.1公司注册须交纳的费用3.4.5外国公司须交纳的税收4.在印度投资的风险分析4.1政策风险4.1.1地方保护、腐败及行政效率低4.1.2政府过度保护国内产业,政策缺乏稳定性4.1.3劳工法规要求过严,工会势力较大,4.1.4工资刚性显著,劳动法过分保护劳工利益4.1.5法律执行力较弱4.1.6对中国存在带有歧视性值得投资管理政策4.2经济风险4.2.1基础设施落后4.2.2交通建设与维护滞后4.2.3电力供应不足4.2.4关税高4.2.5商品质量及签证问题突出4.2.6反倾销情况突出4.3政局风险4.3.1政治多元化导致政府更迭频繁4.3.2教派冲突市场引发骚乱4.3.3印巴及克什米尔问题影响5.在印度投资的方式分析5.1设立办事处或委任业务代表5.2担当代理5.3设立项目办事处5.4设立分公司5.5设立合资企业5.6设立独资企业7.竞争对手在印度的情况7.1印度合成化学品公司7.2Apar公司7.3IPCL公司7.4Herdillia单体公司7.5Apcotex公司
  • 2007-2008年中国产业投资基金报告 14/08.2008
    目 录目 录 II图目录 VI表目录 VII序 言 11、产业投资基金的概念定义及研究重点 12、国内外产业投资基金发展概要 23、报告研究方法及思路 4一、中国产业投资基金业务的宏观环境分析 51.1政策法律环境对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影响 51.1.1国内产业投资基金立法尚未正式出台 51.1.2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立法势在必行 61.1.3商业银行进入产业投资基金领域,目前法律上有障碍,但存在可操作性 111.2经济环境对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影响 131.2.1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存在巨大的产业投资机会 131.2.2直接融资方式单一,无法满足众多企业发展需求 141.2.3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竞争加剧,产业投资基金需求旺盛 151.2.4小结:产业投资基金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171.3社会环境对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影响 17二、商业银行总行成立产业投资基金的必要性 182.1商业银行成立产业投资基金可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 182.1.1产业投资基金为增加收入来源、优化收入结构探索新途径 182.1.2发展产业投资基金有利于丰富业务品种、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212.1.3发展产业投资基金为应对流动性波动问题提供思路 222.1.4发展产业投资基金有利于吸引和积聚人才 242.1.5商业银行发展产业投资基金业务条件已基本成熟 252.2商业银行成立产业投资基金适应中国金融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的要求 262.2.1为中国金融行业市场化发展提供新业务模式探索 262.2.2为中国金融行业综合化经营做有益尝试 272.2.3为中国金融行业融入国际化提供方法 282.3商业银行成立产业投资基金有利于提升国家竞争力 292.3.1促进中国资本市场合理配置资源 292.3.2促进中国产业群发展和重点产业的成长 302.3.3提升国内产业投资主体市场地位,促进国家经济安全 302.4竞争对手已经开始发展相关业务,商业银行应迎头赶上 332.4.1中国银行相关业务发展 332.4.2外资投行机构及银行在中国相关业务发展 332.4.3小结:商业银行应尽快发展产业投资基金业务 34三、目前我国产业投资基金投资市场环境 353.1产业投资基金资金供给现状 353.1.1我国产业投资基金资金来源现状 353.1.2国外产业投资基金资金来源比例 353.1.3建议资金来源模式 383.2产业投资基金资金需求现状 423.2.1企业重组并购对产业投资基金的需求 423.2.2基础设施建设对产业投资基金的需求 453.2.3资源开发对产业投资基金的需求 473.2.4中小企业发展对产业投资基金的需求 503.3产业投资基金较其他融资方式的比较优势 523.3.1投资市场其他主要融资方式现状 523.3.2产业投资基金作为一种新融资方式的优势和意义 533.4本章小结 55四、商业银行产业投资基金业务方向选择 564.1商业银行开展产业投资基金业务的SWOT分析 564.2市场方向选择原则 564.3商业银行产业投资基金行业投资价值评估 56五、商业银行产业投资基金运营及管理模式设计 605.1商业银行产业投资基金设计思路及主要条款 605.1.1商业银行产业投资基金设计思路 605.1.2商业银行产业投资基金主要条款 615.2商业银行产业投资基金运营及管理模式 625.2.1商业银行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目标 625.2.2国外产业投资基金借鉴 635.2.3国内产业投资基金借鉴 725.2.4商业银行产业投资基金主要潜在出资人及出资比例设计 775.2.5商业银行产业投资基金运营模式及治理结构设计 835.2.6商业银行产业投资基金审批方式设计 865.3商业银行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运营及管理模式设计 865.3.1商业银行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发展战略 865.3.2商业银行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股东结构与股权比例 875.3.3商业银行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运营模式及组织结构设计 895.3.4商业银行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审批方式设计 945.3.5基金运作中资金退出形式渠道 95六、产业投资基金的盈利性分析 996.1产业投资项目评价法 996.1.1国外产业投资收益率统计分析 996.1.2国内产业投资收益率统计分析 996.2基金管理公司财务预测 1006.2.1预测假设 1006.2.2现金流量表 1026.2.3损益表 1046.2.4ROI预测 1066.3投资基金财务预测 106七、中国商业银行成立产业投资基金的风险隔离与控制措施 1077.1宏观经济性风险分析与防范 1077.2政策、法律性风险分析与防范 1087.3产业投资基金与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与风险隔离 1097.4地方政府行政干预风险与防范 1107.5市场投资风险与防范 1117.5.1企业并购重组投资风险 1117.5.2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风险 1127.5.3资源开发投资风险 1137.5.4市场投资风险防范 114图目录图1 1990-2005年三次产业贡献率情况图 14图2 净利息收入和净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增长率 18图3 2003-2006年工商银行业务构成 19图4 美国银行业中间收入结构图 20图5 央行历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情况一览 23图6 2006年亚洲(含中国大陆)私募股权基金募集情况 31图7 2006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分布 31图8 1999-2003年美国产业投资基金来源结构 36图9 2003年德、以、日、英的产业投资基金资金来源结构 38图10 2003年利用特定数量资金来源的基金比例 38图11 工商银行产业投资基金运营模式设计 61图12 产业投资基金投资行业分布(按投资数目划分) 64图13 产业投资基金投资行业分布(按投资金额划分) 65图14 汇丰在亚洲直接投资业务行业分布 71图15 2006年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分布(案例数%) 73图16 2006年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分布(投资金额%) 74图17 2006年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策略分布 74图18 渤海产业投资基金运作模式 76图19 联想投资的基金模式 77图20 投资于铁路行业产业投资基金股东出资结构设计图 83图21 契约型工商银行产业投资基金的治理结构 86图22 基金管理公司的股东结构设计 88图23 基金管理公司组织结构 93图24 工商银行产业投资基金未来可能的退出渠道建议 98图25 2006年1-4季度投资于中国大陆的私募股权 100表目录表1 国外私募股权基金发展历程 3表2 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历程 4表3 我国投资基金的立法历程 7表4 外商投资产业投资基金法律规定 9表5 产业投资基金的规制 10表6 中国企业入围及名次变化情况 16表7 2004-2006年中国财富排行榜前十名个人财富增幅情况 17表8 工商银行在多项业务中占据主导地位 19表9 工商银行存贷差额情况表 22表10 各银行之间流动性指标比较情况 23表11 目前商业银行进入资本投资领域情况表 28表12 2000年以后凯雷在中国的投资案例 34表13 针对中国工商银行开展产业投资基金业务的SWOT分析 56表14 各行业总体投资价值评估表 57表15 麦格理银行的主要财务指标 66表16 麦格理银行管理的上市产业投资基金投资领域 67表17 麦格理银行全球基础设施专项基金概况 67表18 麦格理基础设施专项基金的资金运用 68表19 契约型基金与公司型基金的比较 84表20 2006年7月-2007年3月沪市A股IPO企业收益情况 96表21 主要国家私募股权投资收益率状况统计 99表22 2008-2012年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假设表 100表23 2008-2012年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现金流量表预测 102表24 2008-2012年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损益表预测 104表25 投资基金收益测算表 106
  • 2007-2008年中国期货市场年度分析报告 14/08.2008
    目录一、行业简介 (一)行业定义及范围界定 (二)发展历史回顾 1、国际期货市场的产生与发展2、新中国期货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二、宏观环境分析 (一)政策法律分析(二)经济分析 1、经济增长 2、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恩格尔系数 3、城镇人员从业状况 4、存贷款利率变化 5、财政收支状况 (三)技术分析 (四)社会人口分析 1、人口规模分析 2、年龄结构分析 3、学历结构分析 三、国际市场分析(一)国际期货行业现状分析1、国际期货行业发展历程2、国际期货行业发展现状(二)国际期货行业发展特点1、期货行业的品种和交易数量快速增涨2、世界各国期货市场联系日趋紧密3、公司金融期货交易日益繁荣(三)国际期货市场供需分析1、国际期货品种现状分析2、主要国家期货交易品种现状分析3、国际主要期货品种交易量4、国际主要期货交易所交易量(四)主要国家地区期货业分析1、美国期货业分析2、日本期货业分析3、欧洲期货业分析4、中国香港期货业分析5、英国期货业分析四、国内市场分析(一)市场规模 (二)产品结构 1、大豆 2、小麦 3、金属 4、天然橡胶5、燃料油 6、玉米 7、棉花 8、白糖 9、PTA (三)市场结构 1、全国期货市场交易情况 2、上海期货交易所 3、大连商品交易所 4、郑州商品交易所 (四)市场特征 五、主要厂商分析 (一)中国国际期货 1、公司简介2、经营情况(二)河南万达 1、公司简介2、经营情况(三)上海通联 1、公司简介2、经营情况(四)上海中期 1、公司简介2、经营情况(五)金瑞期货1、公司简介2、经营情况(六)浙江永安 1、公司简介2、经营情况(七)中大期货 1、公司简介2、经营情况(八)长城伟业 1、公司简介2、经营情况(九)中辉期货 1、公司简介2、经营情况六、市场竞争分析(一)主要厂商各产品市场份额 (二)价值链分析(三)行业生命周期分析(四)中国期货行业SWOT分析 1、优势(Strengths)分析 2、劣势(Weakness)分析 3、机会(Opportunities)分析 4、威胁(Threats)分析七、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1、大豆 2、小麦 3、玉米 4、PTA 5、棉花 6、金属7、天然胶八、市场风险分析(一)交易平台风险(二)控股比例政策风险(三)股指期货风险(四)客户转换风险(五)服务增值风险九、行业发展策略与建议(一)产品策略 (二)价格策略 (三)渠道策略 (四)销售策略 (五)服务策略(六)品牌策略 (七)行业(市场)投资机会与建议图目录图1 2003-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情况 图2 2003-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3 2003-2007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恩格尔系数图4 2000-2007年中国城镇就业人员数量及增长率 图5 1997-2007年中国存款利率变动情况 图6 1997-2007年中国贷款利率变动情况 图7 2001-2006年中国财政收支状况 图8 2001-2006年中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图9 1986-2007年中国人口数量与增长率情况 图10 2007年末中国人口年龄结构 图11 2005年末中国学历结构 图12 2007年全国三大市场总交易额比例 图13 1993-2007年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额及增长率 图14 1993-2007年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量及增长率 图15 2005年全国期货交易所各类品种成交金额比例分布 图16 目前中国铜消费结构 图17 2003-2007年中国氯化铝产量及增长率 图18 中国消费的行业分布图19 NYMEX原油期价与新加坡、黄埔、沪燃油期货相关系数图20 2007年玉米指数走势日K线图图21 2005年全国期货交易所各类品种成交金额比例分布图22 2007年全国期货品种交易额比例图23 2005年全国三大市场总交易额比例图24 2007年全国三大市场总交易额比例图25 2002-2007年中国国际期货年交易额及增长率图26 2003-2007年上海通联期货年交易额及增长率图27 2002-2007年上海中期期货年交易额及增长率 图28 2003-2007年金瑞期货年交易额及增长率 图29 金瑞期货2006年成交额品种分布图 图30 2002-2007年浙江永安期货年交易额及增长率 图31 2003-2007年浙江中大年交易额及增长率 图32 2001-2007年长城伟业期货交易额及增长率 表目录表1 期货的分类 表2 2001-2007年工业增加值与固定资产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关系% 表3 2007年主要宏观经济指标预测值 表4 按行业细分的城镇从业人员数量 表5 2005年中国内地各省、市、自治区面积与人口状况 表6 1993-2007年全国期货市场成交情况 表7 1980-2007年中国大豆历年产量 表8 中国冬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 表9 中国冬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 表10 2000-2007年中国铜供求平衡情况 表11 新增产能部分详细分析厂家\产量 表12 全球天胶产量数据见下表(单位:千吨)表13 全球及主要国家天胶消费量统计 表14 趋势模拟分别推导2007-2008年的中国天胶消费量表15 历年我国燃料油供需状况表16 1998-2007年中国玉米年度供需状况万吨 表17 2000-2007年中国玉米库存消费比 表18 历年我国棉花进出口量 表19 2005-2007年中国糖料播种及制糖期产量情况 表20 三个月来PTA的交易情况 表21 2007年1-6月份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量情况统计 表22 2007年7-12月份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量情况统计 表23 2007年1-6月份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额情况统计 表24 2007年7-12月份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额情况统计 表25 上海期货交易所会员2007年度成交金额前20名 表26 上海期货交易所会员2007年度成交量前20名 表27 2007年度大连商品交易所会员前20名 表28 2007年上半年郑州商品交易所成交量排名表 表29 2007年全国期货品种交易额及比例 表30 2007年期货经纪公司代理额排行榜前十名 表31 2007年期货经纪公司代理量和代理额排行榜 表32 1998-2007年中国大豆进出口数据吨 
  • 2007-2008年中国证券行业研究年度报告 14/08.2008
           本报告由北大纵横研究院金融行业资深研究员全力打造,在深入调研分析国内外证券行业的发展环境、市场空间、证券行业的发展历程和趋势、以及中国证券行业相关政策法规的同时,着重分析了中国证券行业市场现状、竞争结构、国内主要证券行的业务结构、经营状况及面临的主要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行业发展策略和投资建议。因此,本报告是政府、证券行、企业及其他金融机构进行产业规划、商业信贷、投融资和经营管理等活动所必备的高端信息产品。       2007年是中国证券市场重要的、辉煌的一年,我国的资产证券化水平在短短一年内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007年末,我国境内上市公司(A、B股)市价总值为32714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65.9%;而当年GDP为246619亿元,同比实际增长11.4%。以此计算,2007年,我国证券化率(股市市值与GDP之比)高达132.65%,比上年大幅提高89.96个百分点。展望2008年,随着股指期货推出和奥运会举办,在国内流动性过剩与全球经济放缓、价值高估和业绩增速下滑并存的格局中,证券市场发展将迎来新的机会和挑战。       2008年1月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召开,2月初,证监会机构部印发《2008年机构监管工作要点》和《关于证券公司全面落实基础性制度、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的通知》。从年初的这一系列监管举措来看,“强化日常监管”和“支持创新发展”将成为2008年证券行业监管的主要基调,而这一监管思路的实施也将推动证券公司步入创新发展的新轨道。       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正在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证券公司广义的资产管理业务包括证券公司自身的资产管理业务和参股、控股的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管理业务。2007年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管理业务爆发性增长,2007年底市场上共有369家基金,基金资产规模达到了3.28万亿元,基金管理费收入在280亿元左右,2008年即使维持2007年底的基金管理规模,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管理费收入也可以达到465亿元,比2007年增长66%。       2008年以来,证监会先后批准了平安证券、东方证券、申银万国证券的集合理财计划,公布了《证券公司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日前又批准了南方、嘉实等九家基金管理公司的专户理财业务资格,如果证券公司的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和基金公司的专户理财业务正式开展,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产品日益丰富,既有证券公司自身的集合理财计划和定向资产管理产品,又有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管理产品和专户理财产品,证券公司可以为不同资金规模,不同风险收益偏好的客户提供不同的资产管理产品,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将推动证券公司向财富管理者的方向转型。目录一、行业简介 (一)行业定义及范围界定 1、有价证券的概念和法律特征2、有价证券的类型 3、常见的有价证券 4、有价证券投资(二)发展历史回顾 1、旧中国证券市场的回顾与反思 2、中国社会主义传统体制下的证券市场 3、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证券市场 二、宏观环境分析 (一)政策法律分析 1、1990年至今中国证券市场的15件大事 2、证券市场法规体系 (二)经济分析 1、经济增长 2、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恩格尔系数 3、城镇人员从业状况 4、存贷款利率变化 5、财政收支状况 (三)社会人口分析 1、人口规模分析 2、年龄结构分析 3、学历结构分析 三、国际市场分析(一)国际证券行业供求格局分析1、全球证券市场规模分析2、全球证券行业供求格局分析3、全球证券行业市场供求趋势分析(二)全球证券行业竞争格局分析1、全球证券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分析2、全球证券行业差异化竞争分析(三)主要国家证券业发展概述1、美国2、英国3、日本4、德国5、新加坡四、国内市场分析 (一)市场规模 1、上海证券交易所 2、深圳证券交易所 (二)股票市场 1、上海证券交易所股市状况 2、深圳证券交易所股市状况 (三)债券市场 1、上海证券交易所债市状况 2、深圳证券交易所股债市状况 (四)基金市场 1、中国基金业的迅速发展给我国金融市场带来的积极影响 2、上海证券交易所基金市场状况 3、深圳证券交易所股基金市场状况 (五)权证 五、市场竞争分析 (一)集中度分析 (二)集中度状态描述及趋势 1、创新与规范类券商占尽优势 2、两极分化不可避免 六、主要厂商分析 (一)中信证券1、公司简介2、经营情况(二)广发证券 1、公司简介2、经营情况(三)银河证券 1、公司简介2、经营情况(四)国信证券 1、公司简介2、经营情况(五)海通证券 1、公司简介2、经营情况(六)华泰证券 1、公司简介2、经营情况七、风险分析(一)价值高估风险(二)通货膨胀和紧缩性政策的不确定性风险(三)全球经济放缓的影响八、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一)中国股票市场发展趋势分析(二)中国债券市场发展趋势分析(三)中国基金市场发展趋势分析(四)中国期货市场发展趋势分析九、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策略与建议 (一)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的建议1、完善证券监管的法律制度,为二元化监管提供法律依据 2、政府监管职能的重新定位 3、自律监管体系建设(二)推动我国证券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政策建议 1、我国证券服务业对外开放应当遵循的原则 2、我国证券服务业“走出去”的策略措施 图目录图1 2001-2007年中国GDP增长率 图2 2002-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图3 2002-2007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恩格尔系数 图4 2002-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增长速度图5 2000-2007年中国城镇从业人员数量及增长率图6 1997-2007年中国存款利率变动情况图7 1997-2007年中国存款利率变动情况图8 2001-2007年中国财政收支状况图9 2001-2005年中国财政收支结构图10 1986-2007年中国人口数量与增长率情况图11 2007年末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图12 2002-2007年各类教育招生人数图13 世界各国或地区间接融资比例图14 1999-2007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数及增长情况图15 1999-2007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数及增长情况图16 1999-2007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全年成交金额及增长情况图17 1999-2007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数及增长情况图18 1999-2007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数及增长情况图19 1999-2007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全年成交金额及增长情况图20 1999-2007年中国国内外股票融资情况图21 1999-2007年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市价总值及增长情况图22 1999-2007年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流通市值及增长情况图23 1999-2007年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筹资金额及增长情况图24 1999-2007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年平均市盈率(倍)情况图25 1999-2007年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市价总值及增长情况图26 1999-2007年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流通市值及增长情况图27 1999-2007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年平均市盈率(倍)情况图28 2000-2007年企业主体债券融资额及增长情况图29 1998-2007年企业主体债券托管金额及增长率图30 2000-2007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国债成交金额及增长情况图31 2000-2007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国债现券交易金额及增长情况图32 2000-2007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国债回购货交易金额及增长情况图33 2000-2007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企业债成交总额及增长情况图34 2001-2007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企业债现货交易金额及增长情况图35 1999-2007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国债成交金额及增长情况图36 1999-2007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国债现货交易金额及增长情况图37 1999-2007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企业债成交总额及增长情况图38 1999-2007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基金成交金额及增长情况图39 1999-2007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基金资产净值及增长情况图40 1999-2007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基金成交量及增长情况图41 1999-2007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基金成交金额及增长情况表目录表1 2001-2007年工业增加值与固定资产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关系% 表2 2008年主要宏观经济指标预测值 表3 按行业细分的城镇从业人员数量 表4 2001-2007年中国财政收支总额及增长率表5 1986-2007年中国人口数量与增长率情况表6 2007年末中国人口结构表7 2005年中国内地各省、市、自治区面积与人口状况表8 1999-2007年银行存款在中国金融资产存量的比例表9 2007年全年表现较好的开放式基金表10 2006年上市权证概貌表11 截止2007年深圳证券市场权证基础信息(一)表12 截止2007年深圳证券市场权证基础信息(二)表13 2007年券商盈利排名前10名统计 表14 2007年券商经纪业务排名表15 2007年中信证券公司年度主要会计数据表16 2005-2007年广发资产负债表摘要(人民币百万元)表17 2005-2007年广发损益表摘要(人民币百万元)表18 2005-2007年广发主要驱动因素(%)表19 1997年至2007年主承销市场排名综览表20 2005-2007年海通资产负债表摘要(人民币百万元)表21 2005-2007年海通损益表摘要(人民币百万元)表22 2005-2007年海通主要驱动因素表23 对中国证券市场规模的测算
  • 2007-2008年中国银行业研究年度报告 14/08.2008
           本报告由北大纵横研究院金融行业资深研究员全力打造,在深入调研分析国内外银行业的发展环境、市场空间、银行业的发展历程和趋势、以及中国银行业相关政策法规的同时,着重分析了中国银行业市场现状、竞争结构、国内主要银行的业务结构、经营状况及面临的主要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行业发展策略和投资建议。因此,本报告是政府、银行、企业及其他金融机构进行产业规划、商业信贷、投融资和经营管理等活动所必备的高端信息产品。       2003年之后,一系列金融改革政策高频率陆续出台,从而显示了中国政府从根本上变革银行业、推动银行改革的鲜明态度。迄今为止,在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队伍中,第一梯队国有商业银行除农行外,其余都已经上市。第二梯队股份制商业银行,继招行成功在港上市后,中信银行、兴业银行等也都纷纷加入了上市的行列。而第三梯队城市商业银行也开始了上市之旅。       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庞大,在2007年末达到52.6万亿元,增长率达到19.7%。2007年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加权平均首次超过8%,拨备覆盖率大幅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大大提高。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从2002年末的23.6%下降到6.7%。在银行业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时,银行业安全稳健性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2008年国内经济增长势头不减,但增速较2007年有望小幅回落1个百分点左右。我们判断,2008年GDP增速在10.5%左右,银行业信贷增速将小幅回落。按照央行公布的数据,2007年金融机构新增贷款3.63万亿元,同比增长16.1%,贷款余额达到26.17万亿元人民币。预计2008年央行仍会采取贷款增量的总额控制,若新增贷款额度保持稳定,则信贷增速将在14%左右。      上市银行经过各种形式的注资和上市融资,资本不足的状况大为改观,资本充足率明显提高,大部分银行2-3年内无需再融资,从而为业务发展和抗风险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2008年银行业的利润增长主要将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净息差稳中有升、中间业务增速较快、费用控制良好、拨备减少、实际所得税率降低。目录一、行业简介 1(一)行业定义及范围界定 1(二)发展历史回顾 21、第一阶段:1979年至1983年 22、第二阶段:1984年至1993年 23、第三阶段:1994年至2003年 34、第四阶段:2004年至今 3二、宏观环境分析 5(一)政策法律分析 51、央行货币政策 52、银行业开放政策 63、银行业监管政策 64、2008年银行业政策展望 7(二)经济分析 81、经济增长 82、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恩格尔系数 93、存贷款利率变化 104、人民币汇率变化 115、财政收支状况 12(三)技术分析 14(四)社会人口分析 151、人口规模分析 152、年龄结构分析 153、学历结构分析 16三、市场分析 18(一)市场规模 181、银行业资产和负债分析 182、银行业存款和贷款分析 193、银行业风险和收益分析 20(二)业务结构 201、存款结构分析 202、贷款结构分析 213、表内业务结构分析 21(三)市场结构 221、国内市场结构 222、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 23(四)品牌市场结构 24(五)市场特征 25四、市场竞争分析 26(一)集中度分析 261、银行业前四位厂商市场占有率 262、集中度状态描述 26(二)价值链分析 26(三)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27(四)波特五力分析 281、行业内部的竞争不断加剧 282、替代产品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283、潜在强势竞争者的威胁已变成现实 294、客户(购买者)的要价能力进一步提高 295、我国商业银行自身能力的不足 29(五)SWOT分析 301、优势(Strengths)分析 302、劣势(Weakness)分析 303、机会(Opportunities)分析 314、威胁(Threats)分析 31五、主要厂商分析 32(一)工商银行 321、公司简介 322、经营情况 32(二)中国银行 361、公司简介 362、经营情况 37(三)建设银行 401、公司简介 402、总体经营情况 413、主要业务分部经营情况 43(四)农业银行 441、公司简介 442、经营情况 45(五)交通银行 451、公司简介 452、经营情况 46(六)招商银行 481、公司简介 482、经营情况 48(七)中信银行 521、公司简介 522、经营情况 52(八)浦发银行 541、公司简介 542、经营情况 55(九)民生银行 571、公司简介 572、经营情况 58(十)兴业银行 611、公司简介 612、经营情况 61(十一)光大银行 631、公司简介 632、经营情况 64六、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65(一)行业发展趋势 651、混业经营 652、国际化 653、IPO和两个市场上市 654、向金融控股公司转变 655、业务处理自动化和网络化 65(二)行业规模预测 66(三)行业结构预测 68七、行业发展策略与建议 69(一)产品策略 69(二)价格策略 69(三)渠道策略 70(四)品牌策略 71(五)行业投资机会建议 72图目录图1 2003-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情况 9图2 2003-2007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恩格尔系数 10图3 1997-2007年中国存款利率变动情况 11图4 1997-2007年中国贷款利率变动情况 11图5 2001-2006年中国财政收支状况 13图6 2001-2006年中国财政收支增长状况及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13图7 2001-2006年中国财政收支结构 14图8 1986-2007年中国人口数量与增长率情况 15图9 2007年末中国人口年龄结构 16图10 2005年末中国学历结构 17图11 2002年-2007年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 18图12 2002年-2007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19图13 2002年-2007年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19图14 2007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结构 20图15 2007年银行业金融机构表内业务结构 22图16 2007年银行业市场结构 23图17 2003年-2007年银行业CR4值变化情况 26图18 2008年-2012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预测 67表目录表1 我国银行业的分类 1表2 2007年央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情况 5表3 2007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季末主要指标 18表4 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结构 21表5 外资银行在我国开设营业性机构情况 23表6 2007年按一级资本分前十位中资银行 24表7 产业生命周期主要特征列表 28表8 工商银行主要财务指标 33表9 工商银行主要监管指标 34表10 工商银行贷款结构 34表11 工商银行按产品分个人客户贷款结构 35表12 工商银行按贷款分类划分的贷款分布情况 35表13 中国银行主要财务指标 38表14 中国银行按行业分公司贷款结构 38表15 中国银行按产品分个人客户贷款结构 39表16 中国银行按贷款分类划分的贷款分布情况 39表17 中国银行主要监管指标 40表18 建设银行历年各项经营指标 42表19 建设银行资本充足率指标 42表20 建设银行贷款结构 42表21 建设银行按贷款分类划分的贷款分布情况 43表22 建设银行按产品分不良贷款分布情况 43表23 建设银行各主要业务分部的经营收入情况 44表24 交通银行主要经营指标 47表25 交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 47表26 交通银行按个人和企业贷款分布情况 48表27 招商银行主要财务指标 50表28 招商银行主要监管指标 51表29 招商银行按贷款分类划分的贷款分布情况 51表30 中信银行主要经营指标 53表31 中信银行主要监管指标 54表32 中信银行按贷款分类划分的贷款分布情况 54表33 浦发银行主要经营指标 56表34 浦发银行主要监管指标 57表35 浦发银行按贷款分类划分的贷款分布情况 57表36 民生银行主要经营指标 59表37 民生银行主要监管指标 60表38 民生银行按贷款分类划分的贷款分布情况 60表39 兴业银行主要经营指标 62表40 兴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 63表41 兴业银行按贷款分类划分的贷款分布情况 63表42 2002-2007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与自变量数值 66表43 多元线性回归拟合度表 66表44 多元线性回归的数据预测 66表45 2008-2012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预测 67
  • 2007-2008年中国银行卡行业研究年度报告 14/08.2008
    目录一、行业简介 (一)行业定义及范围界定 (二)发展历史回顾 二、宏观环境分析 (一)政策法律分析 (二)经济分析 1、经济增长 2、固定资产投资 3、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恩格尔系数4、城镇人员就业状况 5、存贷款利率变化 6、财政收支状况(三)社会分析 1、人口规模分析 2、年龄结构分析 3、学历结构分析 (四)技术分析 1、信息技术发展对银行卡行业的影响 2、网络技术发展对银行卡行业的影响 三、国际市场分析 (一)市场规模1、信用卡交易规模 2、借记卡交易规模 (二)品牌结构 1、信用卡品牌结构 2、借记卡品牌结构 (三)区域结构 1、信用卡业务的区域分布 2、借记卡业务的区域分布 (四)世界主要国家银行卡组织情况 1、美国2、加拿大 3、英国4、法国 5、日本 6、澳大利亚 (五)国际银行卡市场发展趋势1、银行卡作为支付手段的地位将继续提升2、基于并购的产业规模化和市场集中化趋势日益明显 3、借记卡对信用卡构成巨大冲击4、第三方服务机构逐步涌现5、全球EMV迁移进程加快四、国内市场分析(一)市场规模(二)产品结构(三)市场结构(四)品牌市场结构(五)市场特征五、市场竞争分析(一)集中度分析 (二)价值链分析1、银行卡产业价值链构成分析2、我国银行卡产业价值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3、改进我国银行卡产业价值链的对策(三)行业生命周期分析(四)波特五力分析 1、潜在的进入者2、替代品3、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4、供应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5、行业内部现有竞争者的抗衡 (五)SWOT分析 1、优势(Strengths)分析 2、劣势(Weakness)分析 3、机会(Opportunities)分析 4、威胁(Threats)分析六、主要厂商分析 (一)工商银行 (二)建设银行 (三)中国银行 (四)招商银行 (五)民生银行 (六)浦发银行 (七)兴业银行 七、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行业发展趋势 1.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下降 2.受理市场的开发主体多元化 3.新兴支付渠道和支付平台进一步多样化 4.银行卡在政策推动下将走进农村百姓的千家万户 5.产业政策的取向日益市场化 (二)行业规模预测 1、发卡量规模预测 2、交易规模预测 八、行业风险评价 (一)银行卡内部风险 1、信用风险 2、操作风险 3、欺诈风险 (二)银行卡外部风险 1、跨行转接清算机构风险 2、特约商户风险3、政策性风险(三)当前银行卡业务风险成因分析1、发卡机构对银行卡申请人资信审查的质量和技术手段相对滞后2、发卡机构间银行卡持卡人相关信息不能实现共享3、专业化的银行卡转接清算服务机构服务水平尚待提高4、对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的缺位导致特约商户风险5、银行卡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6、个人征信体系尚不完善7、银行卡业务的监管主体及相应职责界定不清(四)对防范银行卡风险的措施建议 1、加强银行卡申请人资信审核流程管理,实现持卡人信息在发卡机构间共享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营造良好制度环境 3、要尽快推动个人征信体系的建设 4、加强风险案件防范,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5、加强跨行转接清算机构抵抗风险能力6、加强对收单业务的管理,提高风险防范水平九、行业发展策略与建议(一)产品策略 1、进一步丰富银行卡产品的功能 2、逐步形成银行卡产品系列 3、积极开发和推出新产品 (二)价格策略 1、优化定价的决策流程 2、区域市场差别定价3、定价策略多样化 4、协调收取年费 (三)渠道策略 1、引入产品代理商(人)策略 2、大力发展网上银行策略 3、我国银行卡行业的交叉销售策略 (四)销售策略 1、我国银行卡整合营销传播策略 2、我国银行卡行业促销活动整合策略(五)服务策略1、提高银行卡行业整体服务意识 2、加强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新业务知识培训 3、拓展服务手段 (六)品牌策略 1、创立我国银行卡品牌 2、维护我国银行卡品牌(七)行业(市场)投资机会与建议图目录图1 2003-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情况 图2 2003-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3 2003-2007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恩格尔系数图4 2000-2007年中国城镇就业人员数量及增长率 图5 1997-2007年中国存款利率变动情况 图6 1997-2007年中国贷款利率变动情况 图7 2001-2006年中国财政收支状况 图8 1986-2007年中国人口数量与增长率情况 图9 2007年末中国人口年龄结构 图10 2005年末中国学历结构 图11 中国银行卡发卡量 图12 中国银行卡交易规模 图13 中国银行卡产品结构 图14 2008-2012银行卡发卡量预测 图15 2007-2012银行卡交易规模预测  表目录表1 产业生命周期主要特征列表 表2 工商银行银行卡业务指标 表3 中国内地分行贷记卡发卡量 表4 中国内地分行人民币卡直消额 表5 中国内地分行外卡收单交易额 表6 2000-2006年银行卡发卡量与自变量数值 表7 多元线性回归拟合度表 表8 多元线性回归的数据预测 表9 2008-2012年银行卡产业发卡量预测 表10 2000-2007年银行卡交易规模与自变量数值 表11 多元线性回归拟合度表 表12 多元线性回归的数据预测 表13 2008-2012年银行卡交易规模预测 
  • 2007-2008年中国信托行业研究年度报告 14/08.2008
    目录目录 3图目录 6表目录 8一、行业简介 9(一)行业定义及范围界定 9(二)发展历史回顾 91、信托业的扩张期(1979-1988年) 92、信托业的动荡期(1988-1998年) 93、信托业的重组期(1998-2001年) 94、信托业的重新发展期(2001年-现在) 10二、宏观环境分析 11(一)政策分析 11(一)政策分析 111、压缩国有业务、突出信托主业 112、提高对客户标准的要求、寻找抗御风险能力强的高端客户 113、允许设立分支机构、全国性竞争全面展开 114、开展混业经营、拓宽盈利渠道 115、加强行业监管,控制信托风险 12(二)经济分析 121、经济增长 122、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恩格尔系数 133、城镇人员从业状况 144、存贷款利率变化 145、财政收支状况 16(三)技术分析 17(四)社会分析 171、人口规模分析 172、年龄结构分析 183、学历结构分析 19三、市场分析 21(一)市场规模 21(二)产品结构 23(三)市场结构 27(四)品牌市场结构 29(五)市场特征 301、发行数量下降、发行规模上升 302、信托产品热点不断变化 303、区域发展不均衡现象严重 30四、市场竞争分析 31(一)集中度分析 311、行业前十名公司情况 312、集中度状态描述及趋势 31(二)价值链分析 33(三)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34五、主要厂商分析 36(一)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37(二)天津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39(三)中海信托公司 41(四)华宝信托公司 42(五)北京国际信托公司 44六、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46(一)行业发展趋势 461、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成为信托行业发展壮大的主要途径 462、混业经营模式是信托行业未来经营的主要模式 46(二)信托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471、相关性分析 472、相关变量预测 513、信托行业规模预测 54七、行业发展策略与建议 55(一)产品策略 551、积极推行基金型信托产品 552、根据市场需要和自身实际进行业务调整和创新 56(二)价格策略 56(三)渠道策略 561、建立统一的产品标准,做大初级产品规模 562、强化银信合作模式 563、形成银信优势互补 56(四)服务策略 56(五)品牌策略 57(六)行业投资机会建议 57图目录图1 2003-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情况 13图2 2003-2007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恩格尔系数 13图3 2000-2007年中国城镇就业人员数量及增长率 14图41997-2007年中国存款利率变动情况 15图51997-2007年中国贷款利率变动情况 15图6 2001-2006年中国财政收支状况 16图71986-2007年中国人口数量与增长率情况 18图8 2007年末中国人口年龄结构 18图9 2006年末中国学历结构 19图10 2003-2007年集合信托产品发行情况统计 22图12 2006-2007年信托产品发行数量对比图 22图14 2006-2007年信托产品发行规模对比图 23图152006年按信托资金投向的产品数量结构 23图16 2007年按信托资金投向的产品数量结构 24图172006年按信托资金投向的产品规模结构 24图18 2007年按信托资金投向的产品规模结构 25图192006年按资金运作方式的产品数量结构 25图20 2007年按资金运作方式的产品数量结构 26图212006年按资金运作方式的资金规模结构 26图22 2007年按资金运作方式的资金规模结构 27图23 2006年各区域的信托公司机构 28图24 2006年信托产品数量的区域市场结构 28图252006年信托产品发行规模的区域市场结构 29图26  信托投资公司总体排名前十位公司情况表 31图27信托行业价值链分析 34图28 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组织结构 37图292006年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自营资产运用 38图30 2006年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自营资产分布 38图31 天津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组织结构 39图32 2006年天津信托公司自营资产分布 40图33 2006年天津信托公司自营资产运用 40图34 中海信托公司组织结构 42图35 华宝信托公司组织结构 43图36 2006年北京国际信托公司自营资产分布 44图372005年北京国际信托公司自营资运用 44图38 信托总额与GDP的散点图与相关图 47图39 信托总额与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散点图与相关图 48图40 信托总额与居民消费水平的散点图与相关图 48图41 2008-2011年全国信托行业信托规模预测图 55表目录表1 2005年中国内地各省、市、自治区面积与人口状况 20表2 2003-2007集合信托产品发行统计表 21表3 产业生命周期主要特征列表 35表4 信托投资公司2006年主要指标排名一 36表5 信托投资公司2006年主要指标排名二 36表6 权威机构对未来五年内GDP的预测 51表7 2008年-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测值 53表8 权威机构对未来五年内固定资产投资额的预测 53表9 2008年-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额预测值 54表10 2008年-2011年居民消费水平预测值 54表11 2008年-2011年累计信托额预测值 54
  • 2007-2008年中国寿险市场研究年度报告 14/08.2008
    目 录一、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1(一)行业定义及范围界定 11、商业保险的定义及分类 12、人寿保险界定 13、人寿保险范围 24、发展历史回顾 2(二)经济分析 31、经济增长 32、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恩格尔系数 33、存贷款利率变化 44、财政收支状况 5(三)社会分析 71、人口规模分析 72、年龄结构分析 83、学历结构分析 9(四)寿险产品分析 91、两全保险及特点 92、寿险影响因素 103、寿险行业利润来源分析 11(五)政策法规分析 111、《保险行业新会计准则实施指南》初稿成形 112、2008年起港澳保险代理人可在内地设独资公司 113、发布468种保险产品免征营业税 124、交强险费率调整听证会在京举行 13二、日本寿险市场分析 14(一)日本寿险业发展回顾 141、高速增长期(70年代以前) 142、稳定发展期(70年代-90年代) 143、行业衰落期(90年代后) 14(二)日本寿险业发展经验及教训 15(三)日本寿险业利差损问题的原因分析 161、公司经营策略失误 162、投资环境恶化 163、监管导向不到位 17三、国内市场分析 18(一)市场规模分析 181、寿险业保费收入 182、寿险业赔付支出 193、历年寿险业经营分析 20(二)寿险市场需求分析 221、消费区域分析 222、寿险需求因素 24(三)国内区域市场 261、区域结构 262、华北地区 263、华东地区 294、华南地区 29(四)市场特征分析 301、保险业发展不平衡 302、政府准入门槛高 303、寿险保费收入增速趋减 31四、市场竞争分析 32(一)集中度分析 32(二)价值链分析 34(三)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35(四) SWOT分析 361、优势(S) 362、劣势(W) 363、机会(O) 364、威胁(T) 37五、主要厂商分析 38(一)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381、公司简介 382、经营状况分析 383、财务状况分析 39(二)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11、公司简介 412、经营状况分析 413、财务状况分析 42(三)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41、公司简介 442、经营状况分析 45(四)新华保险公司 451、公司简介 452、经营状况分析 45(五)泰康保险公司 471、公司简介 472、经营状况分析 47六、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49(一)行业发展趋势 491、投资连结保险发展潜力巨大 492、简易人寿逐渐不适应发展 493、少保费高保障类险种受欢迎 49(二)行业规模预测 491、寿险行业相关性分析 492、寿险保费收入预测 52七、行业风险评价 56(一)利率下调风险 56(二)经济波动风险 56(三)新技术发展风险 56八、行业发展策略与建议 58(一)进行保险产品创新 58(二)提高自身风险管理能力 58(三)努力提高资金运作水平 58(四)加强对保险公司监管 59图目录图1 2002-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情况 3图2 2002-2007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恩格尔系数 4图3 1997-2007年中国存款利率变动情况 4图4 1997-2007年中国贷款利率变动情况 5图5 2001-2007年中国财政收支状况 6图6 2001-2007年中国财政收支增长状况及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6图7 2001-2007年中国财政收支结构 7图8 1986-2006年中国人口数量与增长率情况 7图9 2006年末中国人口年龄结构 8图10 2005年末中国学历结构 9图11 2007年我国原保险保费收入及增长趋势 18图12 2007年我国寿险保费收入及增长率 19图13 2007年我国保险业原保费赔付支出及增长趋势 19图14 2007年我国寿险业原保费赔付支出及趋势 20图15 2001-2007年我国保险业经营数据分析 20图16 2001-2007年我国寿险经营数据分析 21图17 寿险保费收入占全国总收入的比例(%) 23图18 寿险密度增速(%) 23图19 2007年我国各地区寿险保费收入区域结构 26图20 2007年华北地区寿险保费收入结构 27图21 2007年华东地区寿险保费收入结构 29图22 2007年华南地区寿险保费收入结构 30图23 2005-2007年中国人寿股份公司获利能力分析 39图24 2005-2007年中国人寿股份公司偿债能力分析 40图25 2005-2007年中国人寿股份公司发展能力分析 40图26 2005-2007年中国平安保险获利能力分析 42图27 2005-2007年中国平安保险偿债能力分析 43图28 2005-2007年中国平安保险营运能力分析 43图29 2005-2007年中国平安保险发展能力分析 44图30 新华人寿保险理赔流程图 46图31 寿险保费收入与固定资产投资总值的散点图和相关图 50图32 寿险保费收入与GDP之间的散点图和相关图 50图33 寿险保费收入与居民消费水平的散点图和相关图 51图34 2008-2012年我国寿险保费收入预测 55 表目录表1 日本寿险业预定利率的调整 15表2 日本寿险公司保单平均预定利率与资产平均投资回报率 16表3 全国寿险密度的省际差异 22表4 全国寿险消费分类 22表5 2007年北京市寿险公司总保费排行榜 28表6 我国主要寿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及市场份额表 32表7 我国寿险业的市场集中率CRN指数一览表 33表8 行业各生命周期特征 35表9 新华保险发展情况一览表(1996-2006) 46表10 权威机构对未来五年内GDP的预测 53表11  2008年-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测值 54表12 权威机构对未来五年内固定资产投资额的预测 55表13 2008年-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额预测值 55
  • 2007-2008年中国典当行业市场研究年度报告 14/08.2008
    目 录一、典当行业简介及特点分析 1(一)典当行业的基本概念及术语介绍 1(二)典当行业的发展历程回顾 1(三)典当行业的特点 3二、典当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4(一)政策法律分析 4(二)经济分析 51、国家经济态势良好 52、贷款利率上升 63、固定资产投资 74、财政收支状况 85、金融机构人民币短期贷款比例逐渐缩减 96、私营和个体企业容纳就业人数增多 97、中小企业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10(三)社会分析 111、学历结构分析 122、人口规模分析 123、年龄结构分析 13三、国际典当行业代表国家发展特点 151、美国典当行业 152、法国典当行业 15三、典当行业运营状况分析 15(一)总体情况 15(二)产品结构 181、传统业务 192、创新业务 23(三)地区分布状况 24(四)市场特征分析 25四、典当行业市场竞争分析 27(一)重点区域市场分析 271、北京典当行业 272、上海典当行业 283、浙江省、江苏省典当行业 294、贵州省典当行业 305、成都市典当行业 316、厦门典当行业 327、香港典当行业 338、澳门典当行业 33(二)重点区域市场集中度分析 33(三)行业价值链分析 36(四)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37五、典当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预测 37(一)典当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371、行业规模方面 372、中小企业融资业务方面 383、市场化趋势 38(二)典当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381、相关性分析 382、相关变量预测 433、典当行业规模预测 464、典当行业地区分布预测 47六、典当行业发展的经营应对 48(一)风险应对 48(二)品牌建设 48(三)产品开发 48(四)经营渠道 49(五)服务手段 49(六)人员培养 49 图目录图1 中国典当行业发展历程图示 2图2 2003-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情况 6图3 1997-2007年中国存款利率变动情况 7图4 1997-2007年中国贷款利率变动情况 7图5 2003-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及其增长速度 8图6 2001-2007年中国财政收支状况 8图7 金融机构人民币短期和中长期贷款比例图 9图8 私营和个体企业容纳就业人数分析图 10图9 2007年末中国学历结构 12图101986-2007年中国人口数量与增长率情况 13图112006年末中国人口年龄结构 13图12 2004-2007年典当总额及增长率 16图13 2007年中国典当行业分布地区图 17图14 2007年重点典当企业营业收入同比涨跌幅走势图 18图15 典当业务示意图 18图16 机动车典当程序图 20图17 物资典当流程图 21图18 房地产典当程序图 22图19 典当企业各地区分布图 25图20 2006年重点地区典当企业比例图 34图21 2007年重点地区典当企业比例图 35图22 2007年重点地区累计典当额比例图 35图23 典当总额与GDP的散点图与相关图 39图24 典当总额与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散点图与相关图 39图25 典当总额与居民消费水平的散点图与相关图 41图26 2008-2012年全国典当行业典当规模预测图 47表目录表1 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11表2 全部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11表3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地区分布情况 11表4 中国典当行业典当金额表 16表5 典当行业典当物品月利息(各个典当行在此基础上略有调整) 24表6 2007年北京典当行业总体情况表 27表7 2005-2007年北京典当企业经营对比情况表 27表8 北京典当企业注册资本情况 28表9 北京典当企业从业人员年龄情况 28表10 北京典当企业从业人员学历情况 28表11 2007年江苏、浙江两地典当行业基本情况 29表12 2007年浙江典当行业基本情况 30表13 2007年贵州省典当行业情况表 31表14 2007年贵州省典当行业情况表 31表15 2007年重点地区情况比较表 34表16 2007年重点地区情况比较表 34表17 权威机构对未来五年内GDP的预测 44表18 2008年-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测值 45表19 权威机构对未来五年内固定资产投资额的预测 45表20 2008年-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额预测值 46表21 2008年-2012年居民消费水平预测值 46表22 2008年-2012年累计典当额预测值 46
  • 2007-2008年中国担保行业研究年度报告 14/08.2008
    目 录一、担保行业简介 1(一)担保的基本概念及关系阐明 1(二)担保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回顾 1二、担保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3(一)政策法律分析 3(二)经济分析 51、国家经济态势良好 52、贷款利率上升 53、固定资产投资 64、财政收支状况 75、中小企业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7(三)社会分析 91、人口规模分析 92、年龄结构分析 10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制的国际比较 11(一)政府直接操作型 11(二)市场操作型 12(三)美日体系的比较 12四、担保行业市场分析 14(一)市场规模 141、中国担保机构数量 142、中国担保机构担保资本金、担保资金规模 153、中国担保机构担保业务规模 164、中国担保机构的风险控制 17(二)产品结构 18(三)重点区域市场结构 191、北京市信用担保行业 192、广东省信用担保行业 213、浙江省信用担保行业 24(四)市场特征 26五、市场竞争分析 27(一)集中度分析 27(二)价值链分析 291、担保机构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 292、担保机构融资渠道分析 29(三)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29六、主要厂商分析 31(一)中国担保机构组织结构 31(二)重点担保机构分析 311、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 312、中投信用担保有限公司 333、中国中科智担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54、北京中关村科技担保有限公司 355、北京首创投资担保有限公司 396、广东银达担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417、广东中盈盛达担保投资有限公司 428、成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 439、苏州国发中小企业担保投资有限公司 4510、浙江中新力合担保有限公司 46七、担保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预测 49(一)担保行业发展趋势 491、社会化的征信体系将初步建立 492、专业信用评级制度将应运而生 493、社会化风险分散机制将逐步完善 494、担保机构与银行的关系将更加协调 505、商业担保领域的市场竞争逐步显现 50(二)担保行业规模预测 501、相关性分析 502、相关变量预测 533、累计担保额预测 56八、担保行业发展策略与建议 57(一)担保行业发展策略 571、风险控制策略 572、产品策略 583、企业文化建设策略 594、服务策略 595、行业监管策略 60(二)担保行业投资机会建议 62图目录图1 中国担保行业发展历程图 2图2 2003-200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情况图 5图3 1997-2008年中国贷款利率变动情况图 6图4 2003-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及其增长速度 7图5 2001-2008年中国财政收支状况 7图6 1986-2007年中国人口数量与增长率情况 10图7 2007年末中国人口年龄结构 10图8 全国担保机构数量图 14图9 2007年中国担保机构的担保机构资本金、担保资金规模图 16图10 2007年6月北京市担保机构资金来源比例图 20图11 2007年6月北京市担保机构经营情况比较图 20图12 2007年广东省担保机构分布情况图 22图13 2007年广东省担保机构出资情况图 23图14 我国常见的担保机构组织结构图 31图15 2000-2007年北京中关村科技担保有限公司担保规模及其增长率变化情况 36图16 2000-2007年北京中关村科技担保有限公司服务企业及其增长率变化情况 37图17 2007年北京中关村科技担保有限公司客户行业分布情况 37图18 2000-2007年北京中关村科技担保有限公司收入及其增长率变化情况 38图19 2000-2007年北京中关村科技担保有限公司利润率变化情况 39图20 2000-2007年成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担保额及其增长率变化情况 45图21 累计担保额与GDP的散点图与相关图 51图22 累计担保额与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散点图与相关图 52图23 累计担保额与居民消费水平的散点图与相关图 53图24 中国担保行业中央层次监管框架图 61图25 中国担保行业地方层次监管框架图 62表目录表1 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8表2 2006年全部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9表3 2007年各级担保机构数量 15表4 2007年中国担保机构出资机构表 15表5 2007年中国担保机构公司治理结构表 15表6 2004-2007年担保机构业务量分析表 17表7 担保机构的担保业务表 18表8 2007年单笔业务金额比例数 18表9 2007年担保机构业务分类统计 18表10 北京担保行业发展状况表 19表11 2007年6月北京担保机构与全国对比情况表 20表12 2007年广东省担保行业发展状况表 21表13 2007年广东省担保机构所有制结构 22表14 2007年单笔担保规模统计 23表15 2007年浙江省担保行业发展状况表 24表16 2007年浙江省担保机构所有制结构 25表17 2005-2007年全国最具影响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 27表18 2007年二十家担保机构与全国对比情况表 28表19 2007年全国最具影响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与全国对比情况表 28表20 产业生命周期主要特征表 30表21 2005年-2007年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经营情况 33表22 2007年中投信用担保有限公司经营情况 34表23 2007年北京首创投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经营情况 40表24 2005年-2007年广东中盈盛达担保投资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43表25 2006年-2007年苏州国发中小企业担保投资公司经营状况 46表26 2007年浙江中新力合担保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48表27 权威机构对未来五年内GDP的预测 54表28 2008年-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测值 55表29 权威机构对未来五年内固定资产投资额的预测 55表30 2008年-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额预测值 56表31 2008年-2012年居民消费水平预测值 56表32 2008年-2012年累计担保额预测值 56
  • 2007-2008年中国保险行业研究年度报告 14/08.2008
    目录一、行业简介 6(一)行业定义及范围界定 6(二)发展历史回顾 8二、宏观环境分析 11(一)政策法律分析 11(二)经济分析 121、经济增长 122、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恩格尔系数 143、城镇人员从业状况 154、存贷款利率变化 175、财政收支状况 18(三)社会人口分析 201、人口规模分析 202、年龄结构分析 213、学历结构分析 23三、市场分析 27(一)市场规模 27(二)产品结构 321、人身保险 322、财产保险 333、保险中介 354、保险资金投资 37(三)市场结构 391、人身保险 392、财产保险 433、保险中介 454、保险资金投资 50四、市场竞争分析 53(一)集中度分析 531、积极引入竞争机制 542、对现有的保险企业进行改革 553、提高保险企业服务水平 554、配套改革现有的金融体制 56(二)价值链分析 571、核心价值链第一环CI:展示企业形象魅力 572、核心价值链第二环CS:赢得广大顾客欢心 583、核心价值链第三环CL:获取终身顾客价值 59五、主要厂商分析 611、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612、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13、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624、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 625、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 636、新华人寿保险股份 63六、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64(一)行业发展趋势 641、新一轮战役引爆 652、迎来保险上市潮 653、保险资金出海加速 664、股票投资比例上升 675、投连险借股市翻身 676、实业投资项目逐一启动 687、健康险回归保障 69(二)行业规模预测 70(三)行业结构预测 73七、行业发展策略与建议 74(一)产品策略 741、建立科学的产品创新策略 742、建立科学的保险产品研究开发专门机构 75(二)渠道策略 751、形成多元化保险销售体系 752、建立新型战略合作关系是必然趋势 753、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76(三)服务策略 761、以创新为手段,丰富服务形式 772、强化以理赔为契机售后服务 773、提高服务技能,改善服务质量 784、注意员工形象 785、塑造一支高素质的销售人员队伍 78(四)品牌策略 791、围绕市场需求,全方位多层次开发新产品 792、颇具个性新颖的产品包装 793、注重保险品牌文化的宣传 80图目录图1 2001-2007年中国GDP增长率 13图2 2002-2007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恩格尔系数 15图3 2003-2006年中国城镇从业人员数量 16图4 1997-2007年中国存款利率变动情况 17图5 1997-2007年中国存款利率变动情况 18图6 2001-2006年中国财政收支状况 19图7 2001-2006年中国财政收支增长状况及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19图8 2001-2006年中国财政收支结构 20图9 1986-2006年中国人口数量与增长率情况 21图10 2007年末中国人口年龄结构 21图11 2005年末中国学历结构 24图12 2007年中国人身保险市场上各险种比例 亿元 32图13 2006年与2007年中国人身保险市场上各险种的发展情况 33图14 1996-2007年中国人身保费收入情况 33图16 2007年中国保险中介渠道保费占比情况 46图17 2007年中国寿险市场前3大公司的市场份额 53图18 2007年财产保险前3大公司市场份额 54图19 2008-2012年中国保费收入增长预测 73表目录表1 2001-2007年工业增加值与固定资产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关系% 13表2 2007年主要宏观经济指标预测值 14表3 按行业细分的城镇从业人员数量 16表4 1991-2050年中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趋势 22表5 2006年中国内地各省、市、自治区面积与人口状况 25表6 2007年中国保险业经营数据 27表7 2007年全国各地区保费收入情况表 万元 29表8 2007年全国各地保费收入前十名 30表9 1980-2007中国保险产业发展指标 31表10  2007年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数量 36表11 2003-2007年保险营销员人数变化趋势 37表12 2007年人寿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情况表 40表13 2007年中国寿险公司保费排行榜 42表14 2007中国财险公司保费排行榜 44表15 2007年保险中介业务收入情况 47表16 2007年代理手续费收入的前10大保险代理公司 48表17 2007年经纪收入的前10大保险经纪公司 48表18 2007年营业收入的前10大的保险公估机构 49表19 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障的比例 % 64表20 1990-2007年中国保费收入和自变量数值 71表21 多元线性回归的模型概况 71表22 多元线性回归的数据预测(R2=0.958) 72表23 2008-2012年中国保费收入增长预测 72
  • 2007-2008年中国民用航空市场研究年度报告 14/08.2008
    摘要       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民用航空行业完成旅客总周转量2776.3亿人公里、旅客运输量19452.1万人、货物周转量115.6亿吨公里,民用航空货运量394.9万吨,比2006年同期分别增长18.7%、1.7%和14.3%。国内航线(含港澳)三项指标分别完成232.5亿吨公里、1952.1万人和27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7.1%、16.1%和12.3%;国际航线三项指标分别完成129.1亿吨公里、1884.1万人和119.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6.4%、20.8%和26.2%。在人民币持续升值预期明确、燃油成本波动相对较平和以及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世博会、亚运会等相对积极因素推动下,行业正处于景气度不断提升时期。       根据计划,中国民用航空工业“十一五”期间将在以下5个方面取得积极进展:重点民用航空产品;加快民用航空产业化进程;增强民用航空科研生产能力;增强民用航空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在“十一五”期间,中国将投入约1400亿元人民币用于机场建设。这将为民航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预计2006年至2010年间,中国民航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年均增长保持在14%左右,2010年民航运输飞机将达到1550架,年均增长12%。本报告在对中国民用航空市场进行分析的同时,也将行业主力厂商的重点信息收入其中,并对行业内的上市公司企业进行深入的财务分析;在市场集中度分析方面,本报告力求全面反映中国民用航空市场占有率的真实情况,深入挖掘市场CR4和CR8等核心市场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对产业价值链进行深度的剖析,是中国民用航空市场极具研究价值的行业性分析报告。       根据北大纵横研究院的预测,2008年全球航空运输业的表现将不及2007年。预计今年全行业的毛收入大约为5140亿美元,净利润是50亿美元,盈利率为1%。       从目前到2026年,全球市场新增客机和货机的数量将达24300架。我们对市场的预测认为,民用客机的最大需求来自亚太地区,其中中国仍然是最大市场之一。       全球航空客运预计以平均每年4.9%的速度增长,在20年内增长将近3倍,全球航空公司100座以上飞机机队的规模也将成倍增长,由目前的13300架增加到2026年的28550架,预计接近8150架旧飞机需要更新,这就意味着市场需要23400架新飞机,价值2.6万亿美元。与此同时,全球航空货运预计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年平均增长率达到5.8%。加上机队更新所需的飞机数,预计未来20年内需要3800多架新货机,其中900多架将由新飞机来满足。       民用客机的最大需求来自亚太地区,占全球民用飞机总需求量的31%。其次是北美地区(占全球需求量的27%)和欧洲(占全球需求量的24%)。基于世界总人口数量以及世界级的大城市的数量将继续增加,不可避免地将导致世界航空市场的需求更多地集中于某些超大型城市。这种趋势也将导致类似于上海这样超大型城市航空运输的拥挤现象,针对这种现象的解决方案之一就是全面使用大型飞机。目录第一部分行业发展概况第一章民用航空相关定义第一节定义及分类一、民用航空的概念二、民用航空的分类三、民用航空的组成第二节机场业相关概念一、机场的定义二、机场的分类第三节航空运输业概述一、航空运输业的定义二、航空运输业的特点第二章国际民航业发展分析第一节国际民航业现状分析一、2007年全球机场客运总量分析二、2007年国际航空业安全分析三、2007年全球航空客量分析四、2008年世界航运市场走势预测第二节国际民航业预测一、世界航空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二、全球航空业运营利润迅速增长三、全球航空运输业盈利前景分析第三节部分国家民航业发展状况一、美国民航业现状二、俄罗斯民航业现状三、亚洲航空货运市场前景分析第三章中国民航业发展分析第一节中国民航业的发展概况一、中国民航业经历的历程二、中国民航发展情况分析三、中国民航已成世界第二大航空运输系统四、2007年民航行业运行状况态势良好五、“十一五”期间我国民航工业的五大重点发展方向第二节中国民航业的改革一、航权开放后的航空市场二、民航服务改革分析三、“京沪空中快线”不会形成新垄断第三节民航业的安全问题透析一、中国民航的安全水平排在世界前列二、民航飞行安全水平持续提高第四节我国民航企业并购重组的问题透视一、全球视角下的中国民航业二、产业结构之软肋三、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第二部分行业市场分析第四章中国民航运输市场第一节我国民航市场概况一、2007年民航运输市场情况分析二、民航运输走出行业贫困式增长第二节中国民航运输业面临的问题第三节中国民航的市场化一、民航市场化的基本目标和内容二、民航市场化的条件三、民航市场化的发展阶段四、民航市场化的主体第五章中国民航航空货运市场第一节我国航空货运市场概况一、中国航空货运市场现状分析二、中国航空货运业成全世界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三、2007年民航客货运量将增长17%四、2007年民航货运发力增幅近两成第二节货运市场竞争分析一、抢滩中国航空货运市场二、中国航空货运企业加快脚步开拓航线三、国内航线竞争陷入胶着状态第三节航空货运市场趋势预测一、中国航空货运发展与前景二、进一步开放航空货运市场三、2026年前中国航空货运市场每年可以增10.3%四、2026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航空运输市场第六章中国民航客运市场第一节国内民航客运市场概况一、2007-2008年民用航空客运量、货运量总计二、2007年客运量分析三、航空客运市场发展趋势分析四、完整航空客运产品的实现方式第二节航空客运市场结构一、2007年民航旅客整体构成二、“十一五”中国民航客运市场预测第七章机场建设第一节中国机场建设现状分析第二节对当前机场企业深化改革的几点思考一、机场企业深化改革的必要性二、机场企业深化改革的艰巨性三、机场企业深化改革的对策第三节机场建设的问题和发展战略一、机场建设“十一五”规划二、“十一五”机场建设重点三、“十一五”北京机场建设四、“十一五”期间将推动小型机场快速发展五、国内机场业信息资源利用的现状及对策第四节中国主要地区机场建设规划一、上海机场是中国国际航空枢纽梦想的领跑者二、首都机场2亿打造新跑道三、天津机场打造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和空中枢纽四、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奥运扩建工程完工五、深圳机场预计2010年将与内地一百座城市通航第八章支线航空市场第一节支线航空业在中国的发展一、支线航空发展的中国特色二、支线航空的市场定位三、我国大力构筑支线航空市场四、支线航空的运作模式第二节支线航空业现状分析一、中国将建二百支线机场二、2010年新疆将有支线机场16座数量全国第一三、民航华北管理局多管齐下促进支线航空发展四、民航总局将投入更多资金补贴西部支线航空五、我国支线航空、中小机场将获补贴六、民营航空抢滩支线航空第三节支线飞机的供应第三部分行业竞争分析第九章民航业竞争分析第一节民航业竞争概况一、重组后的民航竞争二、竞争动态三、民营航空公司间竞争四、民航业竞争格局第二节2007全国航空深度比较一、中国国内市场的演进二、三大航空公司三、第二梯队的航空公司四、民营航空公司第十章国内重点企业与竞争格局第一节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一、公司概况二、2007年公司财务分析三、2007年国航工作分析及2008年展望四、公司动态第二节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一、公司概况二、2007年公司财务分析三、公司动态第三节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一、公司概况二、2007年公司财务分析三、公司动态第十一章飞机供应商分析第一节波音公司一、公司简介二、2007年公司经营情况三、波音787梦想飞机下线四、波音交货量2008年超空客第二节空客公司一、公司简介二、公司动态三、空客母公司结束双头管理第三节波音与空客的较量第四部分发展趋势与投资分析第十二章对民航业的趋势分析第一节行业发展趋势一、迎奥运民航业加快信息化脚步二、2008年中国民航业信息化五大市场机会三、“十一五”我国将扩大民用飞机产业规模四、2008年航空航运行业分析第二节奥运会、博览会与民航业第三节我国民航业的前景预测第十三章投资分析第一节行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一、2007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二、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三、发改委放宽民航市场准入四、人民币升值及市场需求增长助民航盈利分析第二节中国机场投资决策的新思路一、民用机场投资决策的原则二、建立投资决策指标三、建立投资后评价的相关指标四、飞速发展的临空经济第三节国际战略投资者分析第四节中国民航投资前景一、民企也可经营中美航线二、民航业将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越来越多的商机
  • 2007-2008年中国铁路运输行业研究年度报告 14/08.2008
    目录一、行业简介 1(一)行业定义及范围界定 1(二)发展历史回顾 1二、宏观环境分析 3(一)政策法律分析 31、管理体制改革 32、投融资体制改革 53、运价改革 7(二)经济分析 81、经济增长 82、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恩格尔系数 93、城镇人员就业状况 104、存贷款利率变化 105、财政收支状况 11(三)技术分析 13(四)社会分析 151、人口规模分析 152、年龄结构分析 153、学历结构分析 16三、市场分析 18(一)市场规模 181、投资规模 182、业务收入 193、路网状况 20(二)市场结构 251、客货运输量 252、客货运输季节性分布 283、客货运输区域分布 304、品牌市场结构 31(三)市场特征 331.发展速度缓慢,投资长期滞后经济发展 332.供需缺口较大,运力严重不足 333.公益性与市场化未分开,投资存在巨大缺口 34四、市场竞争分析 36(一)竞争格局 36(二)竞争优势 38五、主要厂商分析 41(一)行业概况 41(二)主要上市企业 421、铁龙物流(600125) 422、广深铁路(601333) 433、大秦铁路(601006) 444、中国神华(H股:01088) 46六、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48(一)世界铁路的发展趋势 48(二)我国铁路运输行业发展趋势 48(三)中国铁路运输业规模预测 501、旅客运输量预测 512、货物运输量预测 51七、行业发展策略与建议 52(一)对行业主管部门的建议 52(二)行业发展策略与投资建议 531、产品策略 532、投资建议 53附录:报告说明 56(一)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56(二)市场预测模型 57图目录图1 2002-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情况 9图2 2002-2007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恩格尔系数 9图3 2004-2007年中国城镇就业人员数量 10图4 1997-2007年中国存款利率变动情况 11图5 1997-2007年中国存款利率变动情况 11图6 2001-2006年中国财政收支状况 12图7 2001-2006年中国财政收支增长状况及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12图8 2001-2006年中国财政收支结构 13图9 1986-2007年中国人口数量与增长率情况 15图10 2006年末中国人口年龄结构 16图11 2006年末中国学历结构 17图12 1998-2007年中国铁路投资规模 18图13 2001-2006年铁路运输业务分布 20图14 2002-2007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变化情况 21图15 2001-2007年铁路旅客总周转量变化情况 26图16 2001-2007年铁路货运总周转量变化情况 28图17 2007年铁路运输客运量变化情况 29图18 2007年铁路运输货运量变化情况 29图19 2007年铁路全行业指标累计完成情况 31图20 1986-2006年各运输方式营业里程 36图21 1986-2006年各运输方式旅客周转量构成情况 37 表目录表1 1998-2006年中国铁路投资结构 19表2 2001-2006年中国铁路路网结构 22表3 2006年中国铁路运输主要指标与其他国家的比较 22表4 2004年中国铁路路网分布 23表5 2006年按地区分铁路线路里程 24表6 2001-2007铁路客货运输量和周转量 25表7 2006年按地区分铁路客货运输量和周转量 30表8 2006年按地区分铁路客货运输量和周转量 32表9 2006年国家铁路分品类货物运输主要指标 34表10 2006年各运输方式运输主要指标及构成 38表11 2000-2006年广州铁路集团公司运输主要指标 44表12 2006-2009年公路运输旅客运输量预测 51表13 2006-2009年公路运输货物运输量预测 51
  • 2007-2008年中国水运市场研究年度报告 14/08.2008
    目录一、行业简介 (一)行业定义及范围界定 1、水路运输的涵义 2、水路运输的分类 3、水路运输的特点 (二)发展历史回顾 二、宏观环境分析 (一)政策法律分析 1、《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出台2、加强以长江为重点的内河建设(二)经济分析 1、经济增长 2、贸易量增长 3、城镇人员就业状况4、存贷款利率变化 5、财政收支状况 (三)技术分析 (四)社会人口分析1、人口规模分析 2、年龄及学历结构分析三、市场分析 (一)市场规模 1、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稳定增长2、客运量和客运周转量有小幅度回升3、港口吞吐量飞速增大4、全球运力增加14%,为六年来增幅之最 (二)产品结构 1、干散货运输市场分析 2、集装箱运输市场情况 (三)市场结构 1、集装箱港口成熟化 2、内河运输稳健发展 (四)品牌市场结构 (五)市场特征 四、市场竞争分析(一)集中度分析 1、全球市场集中度很高2、我国水运市场集中度不低,但众多企业缺乏国际竞争力3、集中度发展趋势 (二)价值链分析 1、水运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 2、水运企业外部价值链分析 (三)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四)SWOT分析 1、优势(Strengths)分析 2、劣势(Weakness)分析 3、机会(Opportunities)分析 4、威胁(Threats)分析五、主要厂商分析 (一)主要厂商介绍1、中远航运 2、中海发展 3、中国长航 4、上港集团 5、南京水运 (二)主要厂商经营数据比较 六、水运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行业发展趋势 (二)产品结构特征预测1.国际干散货运输特点2.我国沿海干散货运输增幅放缓 3.集装箱运输特征 4、原油运输特点 (三)市场规模预测1、旅客运输量预测2、货物运输量预测3、集装箱吞吐量预测(四)市场结构预测 1、客运运输市场结构预测2、货运运输市场结构预测3、集装箱运输市场结构预测七、水运业发展策略与建议(一)产品策略 (二)价格策略 (三)竞争策略 (四)销售策略 (五)服务策略 (六)品牌策略 (七)行业投资机会建议  图目录图1 2002-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情况 图2 2004-2007年中国城镇就业人员数量 图3 1997-2007年中国存款利率变动情况 图4 1997-2007年中国存款利率变动情况 图5 2001-2006年中国财政收支状况 图6 2001-2006年中国财政收支增长状况及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图7 2001-2006年中国财政收支结构 图8 1986-2007年中国人口数量与增长率情况图9 2006年末中国人口年龄结构 图10 2006-2007年各月货运量及累计同比增长率 图11 2007年各月货运周转量及累计同比增长率 图12 1986-2007年水运货运总量和累计同比增长率图13 1986-2007年水路客运量及增长率比较 图14 2007年水路客运量及累计同比增长率 图15 2007年水路客运周转量及累计同比增长率 图16 2007年国际干散货运价指数走势(BDI) 图17 2004年-2007年国际干散货运价指数变动比较图18 2007年中国沿海(散货)运价指数变动情况图19 2006年-2007年中国沿海(散货)运价指数(CCBFI)走势图20 水运企业内部价值链 图21 水运企业外部价值链 图22 行业生命周期图示 图23 长航凤凰2007年中期石油制品区域收入比较情况(单位:万元) 图24 2007年中期上港集团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单位:万元) 图25 2007年末南京水运主营构成情况单位:万元 图26 2008-2012年中国水路客运市场结构预测 图27 2008-2012年中国水路货运市场结构预测 图28 2008-2012年集装箱运输市场结构预测  表目录表1 2004年—2007世界贸易增长趋势 表2 2006年中国内地各省、市、自治区面积与人口状况 表3 2007年水运货物运输量和货物周转量统计 表4 2007年全社会客运量和客运周转量统计 表5 2007年规模以上港口货物、旅客吞吐量 表6 2007年底全球十大班轮公司运力统计 表7 全球主要航线集装箱运力配置表8 2007年我国港口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前十名排序 表9 2006年水运企业上市公司财务状况 表10 2006年末期水路运输业上市公司主要财务指标表11 2007年底全球20大班轮公司最新排名 表12 占主营收入或主营业务利润总额10%以上的主营行业或产品情况表13 五大厂商2006年末期经营数据比较 表14 2008-2012年中国水运市场旅客运输量预测 表15 2008-2012年中国水运市场货物运输量预测 表16 2008-2012年集装箱吞吐量预测 
  • 2007-2008年中国轨道交通行业研究年度报告 14/08.2008
    目 录一、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1(一)行业概述 11、行业定义和范围界定 12、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的比较分析 23、中国轨道交通发展历史回顾 3(二)经济分析 4 1、经济增长状况 42、固定资产投资状况 53、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恩格尔系数 64、城镇人员就业状况 75、存贷款利率变化 86、财政收支状况 97、人民币汇率变化 11(三)社会人口分析 121、人口规模分析 122、年龄结构分析 123、学历结构分析 13(四)政策法律分析 141、公交优先政策 142、规划建设技术标准政策 153、国产化政策 154、宏观调控政策 155、轨道交通建设政策 16(五)技术分析 161、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现状 172、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方向 17二、国际市场分析 21(一)国际轨道交通发展情况 21(二)国际轨道交通需求分析 211、发展中国家市场需求逐渐扩大 212、对轻轨的需求逐渐增加 22(三)国际轨道交通供给分析 221、世界主要大城市的轨道交通较发达 222、各国加大对高速铁路发展投资 23(四)国际区域市场 231、伦敦 242、纽约 243、东京 244、巴黎 245、莫斯科 25(五)国际轨道交通行业特征 251、发达国家特大城市轨道交通普遍发达,且以地铁为主 252、发展中国家大城市优先发展轨道交通 253、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具有稳定的资金来源 254、轨道交通发展呈多样化趋势 26三、国内市场分析 27(一)市场需求分析 271、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 272、城市公交业快速发展 283、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294、我国对轨道交通的需求日益增长 30(二)供给能力分析 311、轨道交通车辆 312、轨道交通线路 323、供需平衡分析 324、轨道交通规划 33(三)经营效益分析 331、北京:最先实现公私合营 342、上海:只有一条线赢利 343、南京:以土地支持地铁建设 344、广州:广告、物业求发展 355、深圳:用最短时间实现盈亏平衡 356、天津:地铁公司包揽运营 35(四)国内区域市场 361、北京 362、天津 393、上海 404、广州 435、深圳 45(五)市场特征分析 471、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公共产品的经济特性 472、城市轨道交通的商品特性 493、城市轨道交通供给的市场失灵 49四、市场竞争分析 51(一)集中度分析 51(二)价值链分析 51(三)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52(四)替代产品分析 53五、主要厂商分析 55(一)香港铁路有限公司 551、公司简介 552、经营情况 553、2007年动态 56(二)深圳市地铁有限公司 581、公司简介 582、运营公司 583、地铁建设规划 59(三)上海申通地铁股份有限公司 591、公司简介 592、经营分析 603、财务分析 60(四)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631、公司简介 632、经营情况 643、市郊铁路 64(五)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 651、公司简介 652、运营线路 653、2007年动态 65六、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67(一)行业发展趋势 671、我国轨道交通将迅猛发展 672、轨道交通运输向高效、快速发展 673、车辆制式向多元化发展 674、不同类型的轨道交通并行发展 675、实现多线、多站的资源共享 676、城际轨道交通不断发展,快速线逐渐形成 687、实现以轨道交通为载体,地上、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 688、加快提高车辆和机电设备国产化率 68(二)行业规模预测 691、相关性分析 692、相关变量预测 723、轨道交通客运量预测 75七、行业风险评价 76(一)轨道交通的投资风险 76(二)轨道交通投资的技术风险 76(三)轨道交通投资的政策风险 76(四)轨道交通企业的管理风险 76(五)突发事件风险 77八、行业发展策略与建议 78(一)抓紧立法制章,保障建设资金 78(二)大力降低轨道交通的建设成本 78(三)开发先进技术,提升建设水平 79(四)合理选择轨道交通的模式 79(五)重视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 80(六)力争轨道交通的技术装备国产化 81(七)行业投资机会与建议 81图目录图1 2002-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情况 4图2 2002-2007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额及其增长情况 6图3 2002-2007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恩格尔系数 7图4 2004-2007年中国城镇就业人员数量 8图5 1997-2007年中国存款利率变动情况 9图6 1997-2007年中国贷款利率变动情况 9图7 2001-2007年中国财政收支状况 10图8 2001-2007年中国财政收支增长状况及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11图9 2001-2007年中国财政收支结构 11图10 1986-2007年中国人口数量与增长率情况 12图11 2006年末中国人口年龄结构 13图12 2005年末中国学历结构 14图13 1952-2007年中国城镇人口所占比例变化情况 27图14 2001-2007年中国农民工分布情况 27图15 2000-2007年公共交通客运总量及其增长率变化情况 28图16 2000-2007年中国轨道交通客运量及其增长率变化情况 29图17 2000-2007年中国轨道交通承担客运量比例变化情况 30图18 2000-2007年中国轨道交通车辆数及其增长率变化情况 31图19 轨道交通投资构成图 52图20 2006年-2007年申通地铁获利能力比较 61图21 2006年-2007年申通地铁偿债能力比较 61图22 2006年-2007年申通地铁营运能力比较 62图23 2006年-2007年申通地铁发展能力比较 63图24 轨道交通客运量与GDP的散点图与相关图 70图25 轨道交通客运量与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散点图与相关图 71图26 轨道交通客运量与居民消费水平的散点图与相关图 72表目录表1 有轨电车、轻轨和地铁的基本特征比较 2表2 轻轨与地铁的投资比较 3表3 各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投资综合指标对照表 3表4 世界部分大城市轨道线网密度及万人拥有轨道线网长度 23表5 中国(大陆)已建成的轨道交通线路(截至2007年) 32表6 2012年中国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33表7 北京轨道交通建成线路基本情况(截至2007年) 36表8 天津轨道交通建成线路基本情况(截至2007年) 39表9 上海轨道交通建成线路基本情况(截至2007年) 41表10 广州轨道交通建成线路基本情况(截至2007年) 44表11 广州轨道交通发展大事记 44表12 行业各生命周期的特征 52表13 地铁轻轨与公共汽车性能比较 53表14 地铁轻轨与出租车性能比较 53表15 地铁轻轨与小汽车性能比较 53表16 权威机构对未来五年内GDP的预测 73表17 2008年-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测值 74表18 权威机构对未来五年内固定资产投资额的预测 74表19 2008年-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额预测值 75表20 2008年-2012年居民消费水平预测值 75表21 2008年-2012年轨道交通客运量预测值 75
  • 2007-2008年中国公路运输市场研究年度报告 14/08.2008
    目录一、行业简介 6(一)行业定义及范围界定 61、行业定义 62、公路运输业分类 63.公路运输业与公路运输市场 7(二)发展历史回顾 71、国外客运业发展历史 72、我国客运业发展历史 8二、宏观环境分析 10(一)政策法律分析 101、公路运输管理暂行条例 102、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 103、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 10(二)经济分析 111、经济增长 112、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恩格尔系数 113、城镇人员从业状况 124、存贷款利率变化 145、财政收支状况 15(三)技术分析 171、客运安全技术 172、客运车辆的服务功能 183、客运车辆舒适程度 18(四)社会人口分析 181、人口规模分析 182、年龄结构分析 193、学历结构分析 204、旅游业发展因素 23三、市场分析 24(一)市场规模 241、我国公路网建设情况 242、公路客运业运行情况 26(二)市场结构 29(四)品牌市场结构 32(五)市场特征 321、公路网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 322、各地区公路里程持续增长,公路技术状况进一步提高 323、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稳步增长 334、区域市场结构变化不大 335、客运市场间的竞争激烈 33四、市场竞争分析 34(一)集中度分析 34(二)价值链分析 34(三)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35五、主要厂商分析 36(一)江西长运 361、公司简介 362、经营状况分析 36(二)南京中北 371、公司简介 372、经营状况分析 38(三)上海交运股份有限公司 391、公司简介 392、经营情况分析 39(四)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401、公司简介 402、经营状况分析 41(五)山东省济南汽车运输总公司 41六、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42(一)市场发展趋势 421、公路网覆盖面更大,逐渐走向完善 422、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稳步增长 423、区域市场结构变化不大 42(二)市场规模预测 42(三)市场结构预测 45七、市场发展策略与建议 46(一)产品策略 46(二)价格策略 46(三)销售策略 471、导入阶段的营销策略 472、成长阶段的营销策略 483、成熟阶段的营销策略 484、衰退阶段的营销策略 48(四)服务策略 48(五)品牌策略 49(六)市场投资机会建议 49 图目录图1 2002-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情况 11图2 2002-2007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恩格尔系数 12图3 2004-2007年中国城镇从业人员数量 13图4 1997-2007年中国存款利率变动情况 15图5 1997-2007年中国存款利率变动情况 15图6 2001-2007年中国财政收支状况 16图7 2001-2007年中国财政收支增长状况及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16图8 2001-2007年中国财政收支结构 17图9 1986-2006年中国人口数量与增长率情况 19图10 2006年末中国人口年龄结构 20图11 2005年末中国学历结构 21图12 2002-2007年全国完成公路投资情况 24图13 2002-2007年全年新建公路情况 25图14 2002-2007年全国公路总里程 26图15 2002-2007年客运量变化情况 26图16 2002-2007年旅客周转量变化情况 27图17 2002-2007年全国公路客运平均运距情况 28图18 2002-2007年国道网年平均日交通量 28图19 2002-2007年客运量区域市场结构 29图20 2002-2007年旅客周转量区域市场结构 30图21 2002-2007年江西长运主营业务收入情况 36图22 2002-2007年主营业务收入情况 38图23 2002-2007年主营业务收入情况 39图24 2008-2012年客运产量和同比增长率 44图25 2006-2008年客运量区域市场结构 45 表目录表1 按行业细分的城镇从业人员数量 14表2 2005年中国内地各省、市、自治区面积与人口状况 22表3 2007年公路旅客运输量 31表4 2007年客运行业营业收入前四名排名 32表5 产业生命周期主要特征列表 35表6 2007年江西长运分行业收入情况 37表7 主营业务分行业、分产品情况表 38表82007年主营业务分行业、分产品情况表 40表9 2002-2007年客运量和自变量数值 43表10 多元线性回归的数据预测(R2=0.996) 43表11 2008-2012年中国客运量的预测 44
  • 2007-2008年中国自行车行业研究年度报告 14/08.2008
    目 录一、行业简介 1(一)行业定义及范围界定 11、行业界定及分类 12、产业链 1(二)发展历史回顾 21、创建阶段(1950年前) 22、低速发展阶段(1951年-1986年) 23、高速发展时期(1987年-90年代中后期) 24、电动自行车飞速发展(90年代中后期-至今) 3二、宏观环境分析 4(一)政策法律分析 41、国外关于电动自行车的立法和标准制定 42、我国电动自行车相关法律和标准 43、2006年国家颁布实施《自行车安全要求》新标准 54、2007年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的回归 65、自行车购销拟全国推行实名制 7(二)经济分析 71、经济增长 72、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恩格尔系数 83、城镇人员就业状况 94、存贷款利率变化 105、财政收支状况 116、人民币汇率变化 13(三)技术分析 131、全球电动自行车用燃料电池技术开发动向 132、我国电动自行车技术发展方向 143、2006年台湾成功开发出高分子锂电池电动自行车 144、2006年电动车实现“节能自发电边骑边充电” 145、2006年哈工大研制成功超级电动自行车 156、2006年新型电动车电池在厦门研制生产 157、2006年电动车换上绿色“芯”势不可挡 158、2006年电动车行业首次承担国家级重大科研课题 16(四)社会分析 161、人口规模分析 162、年龄结构分析 173、学历结构分析 17三、市场分析 19(一)市场规模 19(二)产品结构 22(三)市场结构 23(四)品牌市场结构 24(五)市场特征 25四、市场竞争分析 26(一)集中度分析 261、自行车行业区域集中度 262、集中度状态描述及趋势 27(二)价值链分析 27(三)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28五、主要厂商分析 30(一)捷安特(中国)有限公司 301、公司简介 302、运营模式 30(二)上海永久股份有限公司 321、公司简介 322、经营分析 333、财务分析 34(三)金山开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371、公司简介 372、经营分析 383、财务分析 40(四)深圳信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421、公司简介 422、经营分析 433、财务分析 44(五)青岛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 461、公司简介 462、近期动态 463、经营分析 47六、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48(一)行业发展趋势 481、产品发展趋势 482、技术发展趋势 48(二)行业规模预测 49(三)行业结构预测 54七、行业发展策略建议 56(一)产品策略 561、打造区域产品竞争力 562、打造泛市场的竞争力产品 56(二)渠道策略 561、渠道维护策略 572、渠道开拓策略 573、特殊渠道的开发与管理对策 57(三)品牌策略 572、品牌策略与公司整体战略相一致 583、设计合理的品牌结构 584、由内而外打造品牌 585、提出与企业实际相结合的品牌目标 586、必须坚持品牌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59(四)服务策略 591、一级售后服务系统(售后服务中心) 592、二级售后维修点(维修部) 603、三级维修系统(外包售后服务及和其他品牌共用维修点) 61(五)行业投资机会建议 61图目录图12002-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情况 8图22002-2007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恩格尔系数 8图32004-2007年中国城镇就业人员数量 10图41997-2007年中国存款利率变动情况 10图5 1997-2007年中国贷款利率变动情况 11图6 2001-2007年中国财政收支状况 12图72001-2006年中国财政收支增长状况及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12图82001-2006年中国财政收支结构 12图9 1986-2006年中国人口数量与增长率情况 16图10 2006年末中国人口年龄结构 17图11 2005年末中国学历结构 18图12 2001年-2007年自行车行业产量及其增长率变化分析 19图13 2002年-2007年全国蓄电池产量及变化率分析 20图14 2001-2007年自行车产品结构分析 23图15 2001-2007自行车行业主要生产区域产量市场结构 23图16 2007年自行车产量区域集中度 26图17 2007年自行车销售收入区域集中度 26图18 自行车产业价值链 27图19 2000年-2007年上海永久主营营业收入及其增长率变化情况 33图20 上海永久主营业务收入产品结构变化情况 33图21 上海永久主营业务收入区域结构变化情况 34图22 2006年与2007年上海永久获利能力比较 35图23 2006年与2007年上半年上海永久偿债能力比较 35图24 2006年与2007年上半年上海永久营运能力比较 36图25 2006年与2007年上海永久发展能力比较 37图26 2000年-2007年金山开发主营业务收入及其增长率变化情况 38图27 金山开发主营业务收入产品结构变化情况 39图28 金山开发主营业务收入区域结构变化情况 39图29 2006年与2007年金山开发获利能力比较 40图30 2006年与2007年金山开发偿债能力比较 40图31 2006年与2007年金山开发营运能力比较 41图32 2006年与2007年金山开发发展能力比较 42图33 信隆实业主营业务收入分产品构成图 43图34 信隆实业主营业务收入区域结构变化情况 44图35 2006年与2007年信隆实业获利能力比较 44图36 2006年与2007年信隆实业偿债能力比较 45图37 2006年与2007年信隆实业营运能力比较 46图38 2006年与2007年澳柯玛电动车主营业务收入及成本比较 47图39 自行车产量与GDP的相关图和散点图 49图40 自行车产量与社会人口总数的相关图和散点图 50图41 自行车产量与居民消费水平的相关图和散点图 51表目录表1 2007年电池行业经济运行主要指标 21表2 中国十大电动车电池品牌排行榜 22表3 2007年中国自行车行业销售前10名企业排名 24表4 产业生命周期主要特征列表 28表5 部分企业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状况 29表6  权威机构对未来五年内GDP的预测 53表7 2008年-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测值 53表8 2008-2012年中国自行车产量预测 53表9 2008年-2012年脚踏车及残疾人座车和电动自行车比重预测值 54表102008年-2012年脚踏及残疾人座车和电动自行车产量预测值 54
  • 2007-2008年中国造船市场研究年度报告 14/08.2008
    目 录一、行业简介 1(一)行业定义及范围界定 11、行业界定及分类 12、船舶制造工艺流程 23、造船行业特征 3(二)发展历史回顾 4二、宏观环境分析 5(一)政策法律分析 51、《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52、《船舶生产企业生产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 63、我国取消船舶分段出口退税 6(二)经济分析 71、经济增长 72、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恩格尔系数 103、存贷款利率变化 114、财政收支状况 125、人民币汇率变化 14(三)技术分析 14(四)我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151、2006年我国船舶业运行质量显著提高 152、当前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183、目前船舶行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9三、市场分析 21(一)市场规模 211、国际船舶制造业市场规模 212、国内船舶制造业市场规模 243、市场前景分析 26(二)我国船舶进出口分析 26(三)船舶价格走势 29(四)产品结构 31(五)三大主力船型细分市场供需分析 321、散货船市场:运输格局突变,未来需求充足 332、油船市场:更新需求支撑订单和船价居高不下 383、集装箱船市场:新增需求不足,前景不容乐观 42(五)区域市场结构 451、上海:政府推动型 462、江苏:政府、市场共同推动型 473、浙江:市场自发形成型 494、长三角地区船舶工业综述 505、辽宁省 516、广东省 52(六)市场特征 52四、市场竞争分析 54(一)集中度分析 541、国际船舶制造市场集中度分析 542、国内船舶制造企业市场份额分析 55(二)价值链分析 57(三)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59(四)国际船舶市场竞争格局 60(五)我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631、产品竞争力 632、价格竞争力 653、资本竞争力 674、技术竞争力 675、提高我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的途径 696、我国造船行业SWOT分析 70(一)国际船舶市场主要厂商市场份额 71(二)我国船舶行业主要厂商分析 731、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船集团、CSSC) 732、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783、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船重工、CSIC) 844、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86六、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88(一)行业发展趋势 881、产品发展趋势 882、技术发展趋势 893、价格发展趋势 904、市场竞争发展趋势 90(二)行业规模预测 91七、行业发展策略与建议 95八、行业专家介绍 96图目录图1 船舶建造工时比例 2图2船舶建造工艺流程 3图3 2002-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情况 7图4 近年世界经济增长率 8图5 近几年干散货运价指数BDI的变化 9图6 1990~2007年克拉克松海运指数变化 9图7 2002-2007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恩格尔系数 10图8 1997-2007年中国存款利率变动情况 11图9 1997-2007年中国贷款利率变动情况 12图10 2001-2007年中国财政收支状况 12图11 2001-2007年中国财政收支增长状况及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13图12 2001-2007年中国财政收支结构 13图10 2007年世界新船成交量创历史最好水平(万载重吨) 21图11 世界造船产量稳步增长(万载重吨) 22图12 世界船厂手持订单量再创新高(万载重吨) 22图13 新船订单的分布(按国家统计) 23图14 新船订单的分布(按船种统计) 23图15 2007年我国三大造船指标及所占世界份额 25图16 我国船舶出口继续大增(数量) 27图17 我国船舶出口继续大增(金额) 27图18 我国船舶进口(数量) 28图19 我国船舶进口(金额) 28图20 新船平均价格走势 29图21 全球现有船队结构(07年初,按载重吨计) 31图22 各船型规模(fleet)变化 31图23 各船型规模(fleet)增速 32图24 各船型年交船量增速 32图25 造船市场与航运市场关系示意图(供需分析逻辑) 33图26 bdi指数与船价 33图27 各年散货船新接订单(Contracting) 34图28 各月新接订单(Contracting)变化趋势 34图29 全球干散货海运量货物结构 36图30 中国进口铁矿石海运量占全球比已超过65% 36图31 近年来中国煤炭进口量激增(单位:百万吨) 37图32 中国大豆谷物进口量也呈上升趋势(单位:百万吨) 37图33 2007年以来油船市场运价与船价走势 38图34 2007年新接订单(Contracting):因CSR生效,创新高 39图35 2004—2007年各月新接订单(Contracting) 39图36 油船市场周期 40图37 集装箱船航运造船市场价格(新船和二手船,千美元) 42图38 各年集装箱船新接订单(千teu) 43图39 各月集装箱船新接订单(Contracting)变化趋势 43图40 全球集装箱船队船龄结构 44图41 集装箱货物海运量增速:近年来持续下降 44图42 订单/船队规模:保持在50%左右 44图43 手持订单国别占比(07年初,按载重吨计) 54图44 新接订单国别占比(06年,按载重吨计) 54图45 交船量国别占比(06年,按载重吨计) 55图47 造船行业产业链 57图48 船舶造价构成 58图49 造船投入中相关行业所占百分比 58图50 船舶产业生命周期 59图51 全球造船国交船量市场份额演变图 61图52 历年手持订单(Order) 61图53 历年新接订单(Contracting) 62图54 历年交船量(Deliveries) 62图55 手持订单/成交量指标 63图56 手持订单order(cgt/dwt) 63图57 新接订单contracting(cgt/dwt) 64图58 交船量deliveries(cgt/dwt) 64图59 2007年中日韩造船三大指标比较 66图60 单位船舶重量吨位 67图61 中船集团下属企业 74图62 中国船舶股权结构图 78图63 中国船舶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按业务) 78图64 中国船舶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按企业) 79图65 中国船舶主要生产的船型价格 81图66 中国船舶单船获利能力 82图67 中船重工下属企业结构 85图68 世界造船完工量与全球商品贸易总额的散点图 91图69 世界造船完工量与全球GDP的散点图 92图70 2008年-2012年世界造船完工量预测值(万载重吨,%) 93图71 2008年-2012年我国造船完工量预测值(万载重吨,%) 93表目录表1 近10年中国造船、造机世界市场份额和排名对比 4表2 我国金属船舶制造业财务运行状况(亿元,次/年) 16表3 我国船舶配套设备制造业财务运行状况(亿元,次/年) 16表4 我国船舶修理及拆船业财务运行状况(亿元,次/年) 17表5 新船完工量(万载重吨) 24表6 2003—2007年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万载重吨,%) 25表7 新船价格的演变(万美元) 30表8 全球现有散货船队船龄结构(07年初,百万载重吨) 35表9 散货船order/fleet(百万载重吨) 35表10 散货船order/deliveries(百万载重吨) 35表11 现有油船船龄结构(07年初,百万载重吨) 41表12 油船order/fleet百万载重吨) 41表13 油船order/deliveries(百万载重吨) 41表14 2007年我国船舶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区域分布情况 46表15 长三角骨干造船企业主要船型在世界造船市场的优势比较 50表16 2007年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企业销售收入前十名 55表17 船舶产品行业生命周期阶段特点 59表18 日韩中造船业价格成本竞争力指数 66表19 近年中日韩造船企业经营业绩对比 67表20 中日韩造船竞争力因素综合对比 68表21 2007年世界造船集团完工量十强榜 71表22 2007年世界造船企业完工量十强榜 71表23 2007年世界造船集团新接订单量十强榜 72表24 2007年世界造船企业新接订单量十强榜 72表25 2007年世界造船集团手持订单量十强榜 72表26 2007年世界造船企业手持订单量十强榜 73表27 中国船舶主要业务产能情况 80表28 根据订单,2008—2011年每年将交付的船舶订单情况 80表29 中国船舶改组前后季度财务指标 82表30 中国船舶现有外高桥基地与可能注入的长兴岛基地、龙穴岛基地对比表 84
  • 2007-2008年中国载重汽车市场研究年度报告 14/08.2008
    目 录一、行业简介 1(一)行业定义及范围界定 11、行业界定及分类 12、产业链 1(二)发展历史回顾 21、创建阶段(1956-1979年) 22、结构调整阶段(1980-1989年) 23、恢复发展阶段(1990-1999年) 34、全面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 3二、宏观环境分析 5(一)政策法律分析 51、国Ⅲ排放标准如期施行,节能减排势在必行 52、税制改革趋于清晰化和合理化 53、跨国公司加大对国内经销商控制,品牌销售管理办法引发争议 64、原油成品油经营权开放 6(二)经济分析 71、经济增长 72、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恩格尔系数 83、城镇人员就业状况 84、存贷款利率变化 95、财政收支状况 106、人民币汇率变化 12(三)技术分析 121、历史变革 122、新技术发展 14(四)社会分析 161、人口规模分析 162、年龄结构分析 173、学历结构分析 17三、市场分析 19(一)市场规模 19(二)产品结构 20(三)市场结构 22(四)品牌市场结构 23(五)市场特征 26四、市场竞争分析 28(一)集中度分析 281、行业前四名市场占有率 282、集中度状态描述及趋势 28(二)价值链分析 29(三)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29五、主要厂商分析 31(一)主要厂商市场份额 31(二)主要厂商分析 311、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312、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343、东风汽车公司 384、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15、华源凯马股份有限公司 44六、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48(一)行业发展趋势 481、产品发展趋势 482、技术发展趋势 483、竞争结构发展趋势 49(二)行业规模预测 51(三)行业结构预测 57七、行业发展策略与建议 58(一)产品策略 581、适应政策变化,推出新产品 582、根据市场变化,进行产品创新 58(二)价格策略 60(三)渠道策略 611、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模式 612、供应链的纵向整合 613、供应链的横向整合 61(四)销售策略 61(五)服务策略 62(六)品牌策略 63(七)行业投资机会建议 64 表目录表1 汽车分类标准(GB/T15089-2001) 1表2 近三年载重汽车行业集中度分析 28表3 行业各生命周期的特征 29表4 部分企业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状况 30表5 近三年主要厂商市场份额变化 31表6 福田汽车财务状况分析 33表7 江淮汽车财务状况分析 36表8 东风汽车财务状况分析 40表9 长安汽车财务状况分析 43表10 凯马汽车财务状况分析 46表11 权威机构对未来五年内GDP的预测 54表12 2008年-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测值 55表13 权威机构对未来五年内固定资产投资额的预测 56表14 2008年-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额预测值 56表15 2008年-2012年公路货物周转量预测值 56表16 2008年-2012年不同吨位载重汽车保有量比重预测值 57表17 2007年-2011年不同吨位载重汽车保有量预测值 57 图目录图1 载重汽车产业链 2图2 2002-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情况 7图3 2002-2007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恩格尔系数 8图4 2004-2007年中国城镇就业人员数量 9图5 1997-2007年中国存款利率变动情况 9图6 1997-2007年中国贷款利率变动情况 10图7 2001-2007年中国财政收支状况 11图8 2001-2007年中国财政收支增长状况及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11图9 2001-2005年中国财政收支结构 12图10 1986-2007年中国人口数量与增长率情况 17图11 2007年末中国人口年龄结构 17图12 2005年末中国学历结构 18图13 2000年-2007年载重汽车销量及其增长率变化分析 19图14载重汽车产品结构分析(按吨位分) 20图15载重汽车产品结构分析(按燃料分) 21图16载重汽车产品结构分析(按用途分) 21图17载重汽车市场结构分析 23图18 近三年载重汽车行业品牌市场结构变化 23图19 近三年重型载重汽车行业品牌市场结构变化 24图20 近三年中型载重汽车行业品牌市场结构变化 25图21 近三年轻型载重汽车行业品牌市场结构变化 25图22 近三年微型载重汽车行业品牌市场结构变化 26图23 载重汽车产业价值链 29图24 2003年-2007年福田汽车主营业务收入及其增长率变化情况 32图25 2007年福田汽车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按产品分) 33图26 2007年福田汽车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按区域分) 33图27 2003年-2007年江淮汽车主营业务收入及其增长率变化情况 35图28 2007年江淮汽车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按产品分) 36图29 2007年江淮汽车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按区域分) 36图30 2003年-2007年东风汽车主营业务收入及其增长率变化情况 39图31 2007年东风汽车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按产品分) 39图32 2007年东风汽车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按区域分) 40图33 2003年-2007年长安汽车主营业务收入及其增长率变化情况 42图34 2007年长安汽车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按产品分) 43图35 2007年长安汽车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按区域分) 43图36 2003年-2007年凯马汽车主营业务收入及其增长率变化情况 45图37 2007年凯马汽车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按产品分) 46图38 2007年凯马汽车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按地区分) 46图39 载重汽车保有量与GDP的散点图与相关图 51图40 载重汽车保有量与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散点图与相关图 51图41 载重汽车保有量与公路货物周转量的散点图与相关图 52图42 2007年-2011年载重汽车保有量预测值 57
  • 2007-2008年中国特种车辆行业研究年度报告 14/08.2008
    目 录一、行业简介 1(一)行业定义及范围界定 1(二)发展历史回顾 1二、宏观环境分析 2(一)政策法律分析 21、“十一五”发展规划明确了行业未来发展目标 22、节能减排方案表明国家对节能、环保政策的推行力度 33、加息政策将加重企业负担,影响盈利水平 34、跨国公司加大对国内经销商的控制 3(二)经济分析 41、经济增长状况 42、固定资产投资状况 53、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恩格尔系数 54、城镇人员就业状况 65、存贷款利率变化 76、财政收支状况 87、人民币汇率变化 10(三)技术分析 101、复合结构全路况特种汽车在沈阳问世 102、热管技术在特种汽车上的应用 11(四)社会人口分析 121、人口规模分析 122、年龄结构分析 133、学历结构分析 14三、市场分析 15(一)市场规模 151、特种车辆保有量逐年增加,增长速度趋于稳定 152、国际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但价格仍为主要竞争手段 15(二)产品结构 18(三)市场结构 18(四)品牌市场结构 20(五)市场特征 21四、市场竞争分析 22(一)集中度分析 22(二)价值链分析 22(三)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23五、主要厂商分析 24(一)青岛特种汽车集团 241、公司简介 242、最新发展动态 24(二)柳州特种汽车厂 25(三)东风特种汽车有限公司 261、公司简介 262、2007年发展动态 27(四)中国重汽集团济南特种车有限公司 27(五)汉阳特种汽车制造厂 28六、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9(一)行业发展趋势 29(二)行业规模预测 29(三)行业结构预测 37七、行业发展策略与建议 38(一)产品策略 38(二)价格策略 38(三)渠道策略 39(四)促销策略 40(五)行业投资机会建议 40 图目录图1 2002-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情况 4图2 2002-2007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额及其增长情况 5图3 2002-2007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恩格尔系数 6图4 2004-2007年中国城镇就业人员数量 7图5 1997-2007年中国存款利率变动情况 8图6 1997-2007年中国贷款利率变动情况 8图7 2001-2007年中国财政收支状况 9图8 2001-2007年中国财政收支增长状况及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9图9 2001-2007年中国财政收支结构 10图10 1986-2007年中国人口数量与增长率情况 13图11 2006年末中国人口年龄结构 13图12 2005年末中国学历结构 14图13 2002-2007年特种车辆保有量及其增长率变化情况 15图14 2004-2007年特殊用途的机动车辆进出口数量及金额变化情况 16图15 2004-2007年特殊用途的机动车辆出口数量及金额变化情况 17图16 2004-2007年特殊用途的机动车辆进口数量及金额变化情况 17图17 1990-2007年特种车辆行业产品结构变化情况 18图18 2002-2007年我国特种车辆市场结构变化情况 19图19 2007年我国特种车辆前十大地区市场结构情况 20图20 特种车辆行业价值链 22图21 特种车辆保有量与GDP的散点图与相关图 30图22 特种车辆保有量与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散点图与相关图 30图23 特种车辆保有量与居民消费水平的散点图与相关图 31图24 2008年-2012年特种车辆保有量预测值 36图25 2008年-2012年特种车辆保有量预测值(调整) 36表目录表1 行业各生命周期的特征 23表2 权威机构对未来五年内固定资产投资额的预测 35表3 2008年-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额预测值 35表4 2008年-2012年居民消费水平预测值 35表5 2008-2012年特种车辆行业保有量区域结构预测(%) 37
下一页
在线咨询
上门义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