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简体中文 English
To provide you with one-stop management consulting services
专家观点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产业园区发展方向
发表时间:2022-07-12 作者: 字号: A A A

01

产业园区发展外部环境

世界经济持续低迷,“三高三低”特征显现,对中国经济可能构成较大的冲击和风险。预计未来10年内增速将逐渐下滑至5%以下,中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突破。国际国内产业规模化转移不断扩大,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向内需型转变,提供了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良好契机。同时,中国多数工业园区已经从政策竞争向产业链竞争、综合环境竞争转变,全国各地在好项目、好资源方面争抢激烈,大城市虹吸效应明显,后发地区在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

随着我国步入城镇化建设后半程,建设重心从“功能导向”模式向“人本导向”模式转变,对城市布局、产业发展、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服务供给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龄化、少子化与工程师红利交织进行,城镇化和逆城镇化共振,乡村振兴、大健康等产业等都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注点。

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5G等战略新兴产业迅猛发展,云平台、数据中心、物联网、智能终端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步伐加快,不断催生出新产业、新业务、新模式。先进制造业、战新产业、现代服务业高速发展,已成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主战场,产业链、供应链国产化、高端化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02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

发展阶段、政策内容

长三角地区主要由江浙沪皖四个省份组成,以27个城市为中心,土地面积22.5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2.3%,人口12.4%GDP占比高达20%,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镇。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目的就是打破区域发展行政限制,走城市群发展的道路,我国已有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环渤海、中部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区域一体化发展经验,以往城市群建设自上而下的推动方式不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双向互动,自发效应和推动作用明显

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阶段:1997-2000为信息交流阶段,城市间互通信息,明确合作领域和突破口;2001-2008为专题合作阶段,主要城市每年均有专题合作会议和项目签订;2009-2019共同市场阶段,201811月,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政策内容:近年来长三角一体化政策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内容: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建设、协同创新产业体系建设、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强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加快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更高水平协同开放。

政策效果:长三角一体化开始后,出现了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率提高的趋势,产业转移方向上表现明显,例如长三角地区信息产业发达2012年左右主要集中在苏南、上海、杭州湾地区2018以后,由上海、苏南地区带动整个长三角地区,向苏北、皖东地区拓展,沿海经济向内陆地区转移趋势明显。

03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

产业园区发展方向

总体来看,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有利于避免城市间的同质化竞争,构建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长三角主要城市产业基础雄厚、层次高,总体定位和发展方向各有侧重例如:上海拥有巨大的资本优势和政策红利,高端制造业发达,不仅是全球金融中心,也是我国重要的窗口型城市;杭州是世界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宁波是重要的港口城市;苏州、南京是全国先进制造业中心;南通致力于通过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打造江苏沿海新兴的区域枢纽港。长三角产业园区在发展阶段上也有明显差异上海的开发区已全面进入总部类和研发类园区的阶段;江苏和浙江的开发区正在向总部类和研发类园区转型的过程中;安徽的开发区发展水平不一现象明显,需进一步提升整体发展质量。另外,长三角半数以上的城市将医药制造、汽车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或优先发展产业,在细分产业选择上有一定错位性,小到芯片、大到飞机,长三角正在形成一种平行的分工协同关系例如:2017年,上海华虹集团投资100亿美元在无锡建设集成电路研发和制造基地;2018年,阿里新成立的平头哥半导体公司落户上海张江科学城,三省一市在芯片领域的合作结出硕果。

从构建全球产业链的角度来看,中国在2014年后成为亚太地区产业链中心,随着中国嵌入全球产业链中,如何通过长三角一体化产业链整合,达到引领全球产业链是重要事情中央提出双循环,站在长三角的角度,就要把长三角的产业链打通,以带动全国的产业链,未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破行政格局的趋势会更加明显。

图:长三角主要城市主导产业汇总



开发区具备产业、创新、开放合作三种功能,是实现产业协同、创新协同、开放协同的重要载体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对区域内产业园区发展提出三点建议:

一、找准定位,夯实基础:搭建顺应国家政策导向、技术发展趋势,又有利于发挥本地资源能力优势的现代化新兴产业体系,夯实基础、做强主导产业,引进培育更多成长性高、爆发力强的企业,围绕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链上下游集聚。

二、协同联动,谋求合作:借助长三角打造“园区联动、项目联动、产业联动、功能联动”的新型园区合作模式,谋求跨省域、跨城市的产业合作和资源共用,加强园区产业规划、政策、项目等对接,通过“链+链”融合、上下游配套等多种模式,扬长补短、错位衔接,不断提升自身在长三角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中的分工层级。

三、构筑联盟,开放创新:合力构筑创新联盟,利用优势地区人才资源和科研资源,强化研发攻关、设施建设、成果转化,打造创新共同体,对接科技资源、强化招商服务、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开发区运营模式和利用外资,园区企业引进战略股东、智力服务机构等方面加强创新。

分享到:
在线咨询
上门义诊